第59部分(第3/4 页)
傅回来啦?”
张大憨一看,都认识,一个是北边吴家沟的,另外一个是吴家沟北边孙家岭的,还有两个是杨湾的,以前都是张大憨给他们理发的,只是自己在医院照顾李松林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让二赖子使坏,从山外找了一个理发的,比张大憨收的粮食还少,为的就是让张大憨失业。
用张大憨理发的人,大都是六零年过来的,手里拿着一块钱都想掰成两半花,吃馒头的时候都用手捧着吃,害怕掉了一点点粮食。上集市上买菜,也是紧着便宜的买,处理的菜已经便宜到最低了,他们还要磨半天的嘴皮子讲价钱,为的就是能省几毛钱。你说这样一群老年人,有了便宜的理发者,他们能不动心吗?不过,也有一些坚持要用张大憨的,可他们受到了二赖子的恐吓,有的怕事儿,也就不计较谁来了,反正也没有多少年的活头儿了,能过一年算一年吧。
可最近他们发现,那个新来的理发师傅都叫他赵师傅,虽然理发技术还算可以,可他有一身的毛病。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注意,可第二次来理发的时候,就有眼尖的人发现,赵师傅理发的时候,一个头要理上十多分钟不说,中间总要把刀子放下来,用手伸进裤子里面去摸索半天,然后再开始理发。
开始有人看到,给别人说的时候,有人还替他辩解着说:“可能赵师傅今天腿上痒,抓痒不算毛病……”
一次可以理解,两次可以原谅,可三次呢?
后来就有人传开了说:“赵师傅理发,摸摸头,摸摸蛋,蛋闲不沾……”
也许老人们都在乎自己那个光头,等赵师傅理发过后,他们总会在头上摸一下,发现问题了:他刮得不彻底,用手摸的时候就能感觉出来刺刺的,沙沙的,根本没有张大憨刮得干净。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儿,那就是收费问题。当时说好的,一年三斤粮食,比张大憨收的五斤还少着两斤呢,可赵师傅三个月就来收粮食了,按照他的话说:当时只说三斤粮食,可没有说多长时间,他在别的地方都是三个月收一次的。
在货币日渐膨胀的年代,那些手里拿着一块钱还想买很多东西的老头们,有种被欺骗的感觉,他们组合起来,推举了几个人做代表,前来找张大憨商量着,还想让张大憨去理发。
说实话,张大憨已经厌烦了日复一日的理发生活,几个月下来,他还真想从此再也不理发了。加上这段时间以来,被二赖子折腾的够呛,他觉得实在没有心情重操旧业,就回绝了几个老头儿的邀请。
如果不是今天捉弄了潘大海,也许张大憨做饭的心情都不会有的。由于看到潘大海气的脸色都变了,张大憨心情好了不少,回到家后,从缸里弄了些面粉,想压面条做焖面吃。要压面条就要去邻居家,张大憨把面拌好,就端着盆子去了邻居三嫂家。
大门开着,张大憨相信三嫂肯定在家,因为这个时候天已经快黑了。可他走到院子里,屋门开着,可没有人。
没有人在家,张大憨不敢多停留,转身要走的时候,猛然听到牛棚里传来一个女人的叫声“哟,你轻点儿,……”
()好看的txt电子书
第 190 章 三嫂家的男人
张大憨今天捉弄了潘大海一次,虽然没有让潘大海有什么太大的损失,可让他气的够呛,也算是给张大憨出了一口恶气吧。回到家里张大憨感觉心情好多了,想吃焖面,就拌了面去邻居三嫂家里压面条。
三嫂将近四十的一个女人,的男人出去打工了,只有她和一个十八岁的女儿在家,平时就种些地,闲来无事,三嫂就喂了一头牛,也算是每天不闲着。
既然三哥不在家,她家牛棚里怎么会有那种声音呢?莫不是三哥回来啦?
张大憨心中充满疑问,他从刚才听到的声音就能判断出里面在干啥。张大憨不想打扰人家的好事儿,端着盆子就要走开,就在这个时候,猛听的有个男人的声音传出来:“这你就嫌疼了,你家男人身体棒如牛,他回来你就不怕?”
“看你说的,人家不是时间长没有被那个过了嘛?”这个声音还是三嫂的声音。
由刚才两个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牛棚里的男人根本不是三哥,如果是三哥回来,她们不必要在牛棚里干干那事儿,再者也不会说那样的话。想到这里,好奇心驱使着张大憨那颗敏感的神经,他悄悄的就靠近了牛棚。
为了散发牛棚里面牛粪的臭味儿,院子里这道墙使用的是带孔的水泥砖。现在天气不是特别冷,那些孔还留着,如果要是天气冷的时候,就会把那些砖孔用泥巴堵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