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下的茶山赚钱讨生活,为了相互信任,就签了契约,如今他们关照我不过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即便没有什么主子,他们也一样能过得好。”
平羽打量了她一会儿,见她神色与平常无异,想起她的身世,转脸看向窗外,长长地睫毛微微翘起,“你——难道就甘心么?本来是你的,可是一夜之间……都没了。”
温华坐到了炕上,不倒翁在膝前左右摇晃着,一室静谧,“我爹的钱没有一分是我赚的,若能到我手里,我就用它好好过日子,若是拿不到,再不甘心也没用,能好好的活到今天,就应该感恩。我知道你心里恨,可是人不能活在怨恨里,你爹也肯定不愿意你那么痛苦。”
平羽没有说话,温华不知道他听进去没有,但是她知道仇恨没有那么容易消灭,她不是秦丽娘,也不是他平羽,所以她不能体会这样的仇恨。
天将晚的时候,邓知仁回来了,他去集市买了红纸、炮仗,还有山楂和柿子,驴背上一个大包袱,还插着几只彩纸粘的风车,温华和平羽一人一个,还有一个斜插在了东屋窗前,让元元一睁眼就能看见。
以前温华挑嘴,山楂太酸是绝对不吃的,吃柿子也要看心情。可这一个冬天都没能吃到水果,早就望眼欲穿了,当即洗了半盆用盘子装上摆在屋里,红彤彤,黄澄澄,好看极了。
邓知仁把那只大包袱放到堂屋里解开,里面足足有三四十个纸盒,都贴着红纸,温华认得那是装点心的,一包正好是一斤,邓知仁把上面的几包塞到菜厨里,余下的都放到了供桌旁边儿的一张条案上。
温华看得目瞪口呆,指指那跟小山似的点心盒子,“二哥,干嘛买那么多?”
宋氏端着饭菜进屋,刚好听到她这一句,伸手点点她脑门儿,“去!大过年的,不许说‘多’!要不然来年就没了!”
温华没想到过年时就连说话也有忌讳,她伸伸舌头,“知道啦——”嘿嘿一笑,又问邓知仁,“二哥,你干嘛买那么少?这些是干嘛的?”
邓知仁好笑的看了她一眼,把点心盒子摆的整整齐齐,又用包袱皮盖住,“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一家两斤,这些还不一定够呢。”
待他知道今天芮光和秦池来了,一拍大腿,“我说怎么觉得少点什么,把他们的给忘了!”
宋氏把粥碗递给他,道,“明儿不是三十么?你赶早去镇上把东西都买齐了,要是去晚了,过了午人家都收摊回家过年了,就什么也买不着了。一会吃完饭列个单子,看看都还有谁,别再落下了。”
一家人围着桌子热热闹闹的吃了饭,收拾好了就摆上纸笔开始算,因为往年走亲戚送礼都是有数的,这次就把一些今年新添上的几家算上。
温华看着邓知仁在纸上唰唰唰一会儿就写好了十几个人名儿,斟酌一番又添了几个,暗道过年也就过到正月十五,走亲戚一般不会超过初十,这么多亲戚朋友都要拜访,难道这十多天都要花费在走亲戚上?
以前她在家和爸妈一起过年的时候,每次都是年三十回爷爷家,初二回姥姥家,因为两边的老人年纪大了,所以很多小辈都会来拜年,有时候一天要来一二十人,吃饭都不好安排,说起来,和别家相比,她家走亲戚的机会算少的了,即便如此,从大年初二开始爸妈就得分头行动,姥姥、姑奶奶、舅姥爷、姑姥姥、姨姥姥……都是在两三天之内拜访完,剩下的时间才好休息,她不止一次的庆幸爸妈在他们兄弟姐妹里排行靠前,要不然会更忙。
她看得眼晕,抖抖名单,“二哥,走完这些,这年也都过去了!”
邓知仁算准了需要再买的东西,抬头笑了笑,“过年了嘛,再说这些多数都住得近,满打满算三四天就够了。”
“好像有人敲门!”平羽突然说道。
侧耳仔细听了一会儿,好像还真是有人敲门,几个人互相看着,这么晚了,会是谁来呢?
温华笑道,“这么点儿力气敲门,万一遇上耳聋的,岂不是要敲上一夜?”
邓知仁笑了笑,披袄开门去了。
温华竖起耳朵听着,听见二哥问了几句,随即便是卸下门闩开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宋氏被他叫了出去。
温华披上皮袄在堂屋门口站了一会儿,就见宋氏从厨房里出来,把一个口袋递给了门口站着的一个妇人,又从房檐下取了块肉,那妇人抱着口袋却不要肉,宋氏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你不吃……难道还要委屈孩子么……这是给孩子的……快拿着吧。”
温华一转身,就见平羽在身后站着,她吓了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