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惨不忍睹的5%。
而麻生的“失言”并非如此,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右派。麻生之所以为右派,起因于他的家族历史,萨理解要照反右时候的定义,麻生会被算进“历史反革命”。中国人不喜欢麻生,认为他是一个地道的反华派,实际上麻生反韩反朝还胜过反华。这是因为麻生的家族祖上就是大财阀,富有矿山,其起家致富,是依靠剥削日军从朝鲜掠来的上十万劳工。麻生家族的开矿和发迹,堪称朝鲜劳工的血泪史。这些劳工在战后活着的被几乎赤手空拳赶回朝鲜,死了的也全无赔偿。这笔账至今未清。
在日本,麻生太郎的支持率还挺高,这倒不全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关,而是泡沫经济以后二十年日本不进反退,让日本老百姓对循规蹈矩的政治家失去了信心,更愿意投票给个性强,“変(怪异)”的人物,小泉的狮子头就不知道给他弄来了多少选票。
韩国朝鲜方面屡屡要状告麻生,而麻生家族方面态度强硬,因此,麻生太郎对朝鲜韩国的态度自然十分恶劣——从家族的看点上,他才不会追求改善日本与韩国朝鲜关系呢,越是关系紧张,他的家族越安全么。
麻生家族还有一个人对他的右翼思想影响很大,那就是供在靖国神社中的神风敢死队员,他的堂叔麻生摄郎。
麻生摄郎是他那一代麻生家族寄予厚望的才子,早稻田大学生,曾担任麻生家族的“御曹司”,相当于家族内干事长的职务,这是该家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位置。麻生太郎本人就是先担任家族“御曹司”,而后继承家业的。
本来二战中日本大学生是很少参战的,因为日本意图保留这批人,无论战争结果如何都可做复兴资本。事实上日本战后迅速恢复,和它的这个政策很有关系。但是麻生摄郎是个典型的日本“愤青”,在学校期间就经常对政治大发议论,对打仗十分热心,于是投笔从戎(日本叫“学徒出阵”),做了一名少尉神风敢死队员。其实这些神风敢死队员训练根本不足,勉强会飞而已,往往只给单程油料,第一次任务就是最后一次任务,纯是消耗品。1945年5月,麻生摄郎奉命出击去撞美国军舰,没等靠近就被经验丰富的美军战斗机打了下来。但是,经过宣传,日本方面还是把他变成了一个“英雄”。
不过,正是由于麻生摄郎去参军并且战死,麻生太郎的父亲麻生太贺吉才可以成为麻生家族的掌门人,可以说如果麻生摄郎不死,麻生太郎根本没有机会获得今天的地位。因此,麻生太郎一家一直对这个堂叔感激并且心怀歉疚,于是,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麻生也就表现得特别强硬。
要这样说,讲麻生是一个祖传的右派,并不过分。不过,伊藤先生的话还有一个意思,是说右派也有含蓄的,麻生太郎愣头青般乱说话的特点,也是祖传。。 最好的txt下载网
老同学眼里的麻生太郎(4)
伊藤先生说,麻生说话出格,并不仅仅在外交方面,他是随时说话出格的。比如,曾经依仗自己出身门阀大家,骂同一党的政治家野中广务为“穷棒子还想当日本首相门也没有(野中のような部落出身者を日本の総理にはできないわなあ)”,甚至连自己的爸爸也不放过,骂他对自己“养而不教”——细想来这似乎说明麻生太郎对自己的评价也很耐人寻味。
慢来,既然是连自己爸爸都骂,这所谓遗传一说从何而来呢?
说的是遗传了麻生太郎的外祖父,日本前首相吉田茂的风格。日本的大臣在天皇面前一向拘谨老实,只有他是个例外。有一次天皇召见这位首相,谈完公事,天皇顺便说了句首相气色不错,吉田马上回答:“老夫人都吃得下,当然气色好。”还好是在战后,日本天皇已经成了摆设象征,否则和天皇讨论吃人的“大不敬罪”大约首相这份工作吉田就干到头了。这位“大嘴首相”说起话来让人很容易感到麻生与他一脉相承。
有这样的遗传基因和家庭背景,麻生说话毫无顾忌,不断引发麻烦,也就不奇怪了。伊藤笑着说麻生开始当外相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看如果中日两国外相会谈,将是怎样戏剧性的场面。
当时中国的外相李肇星,把*称作省级干部,也是以口无遮拦著称的。
谈到这儿,伊藤先生打了个顿。
我想他是想起了后来李肇星和麻生太郎的见面——那是一次双方都客客气气,很平淡的会见,让某些人极为失望。麻生太郎自始至终都很专业,双方连擦枪走火的机会都没有,李外长自然也点到为止。不知道是麻生对李外长遇佛杀佛遇鬼杀鬼的风格有点儿怵头呢,还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