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2/4 页)
认可袁怀方的这一意见。
袁怀河也有些意动,颍州摆在那里,跑不掉,以蔡州实力拿下颍州不是问题,只要能排除淮右大规模介入颍州战局,那就最好不过。
目光落在袁无畏脸上,袁怀河发现袁无畏反而有些犹疑不定了,他定了定神问道:“无畏,可是还有什么不妥么?”
“家主,我也说不上来,但是我总觉得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江烽这厮也不会如此多此一举的来搞这么一手,只是要说这河朔军是专门针对咱们蔡州而来,也不像,毕竟要谋此事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也有些吃不准。”袁无畏有些烦郁的摇摇头:“但怀方伯所言也有道理,就请家主决断吧。”
决定权最终还是交回到袁怀河手中。
这决定着未来这一战如何打,关乎整个蔡州袁氏的命运。
颍州必得,这是蔡州拓展纵深的关键所在。
只有拿下了颍州,未来蔡州才能坦然面对大梁的压力,不至于在大梁的兵锋之下毫无回旋余地。
有了颍州,再说现在颍州破败,但只要有土地,花上两三年来时间来招募流民,就能变成第二个蔡州!
也只有拿下颍州,才能图谋亳州,颍亳之地将成为蔡州袁氏真正踏上逐鹿天下的基石。
“怀庆,你率领诸军从新蔡出击,先行拿下沈丘,无畏和文作为你的副手,拿下沈丘之后,暂时不动,等待命令。若是感化军来,尽管放手打,而河朔军到,只要他们没有攻击我军,暂时不理睬。”袁怀河终于下定决心,“无为,你带褒信诸军前出到汝水畔,等待时机。”
***************************************************************
拉下铁遮面,赵文山带了一下胯下健马的马缰,健马打着喷息向前紧走了几步,爬上山坡。
赵文山很喜欢这具带头盔的连环铁遮面,这是九郎送给他的礼物,据说是淮右道藏所锐金堂的杰作,夹藏术法之力,不但可挡箭矢,甚至连寻常石都不能伤。
遮面上虎头符文格外威勐,这对于敌军的威慑力同样不可小觑,而这面上眼眶处也是经过精心设计制作,紧贴面部,格外舒适,对视线没有丝毫影响。
对于一名骑将来说,每每发起冲锋时,面对敌人的箭矢,身上披负的重甲不能入,但是面部却是一大弱点,寻常遮面大多是精铁打造,粗糙不堪,而且使用不方便,对视线影响很大。
而这一具遮面却和头盔极为完美的结合起来,两边用一个金属铆钉结合,寻常时候向上一推便悬挂在了头盔顶部,而战时向下一拉便成了最佳的护具,而且遮面很大,向下还有一个拓展延伸,连带着连整个前颈部都遮掩住了。
最让赵文山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具带头盔的遮面竟然恁地的轻巧,以往光是一具镔铁头盔都得有七八斤,加上遮面和护颈,起码有十来斤,但是这一具头盔遮面护颈的结合护具却不过三斤,这让习惯了戴重达六七斤的铁盔的赵文山很是不适应,总觉得这头上少了点儿什么。
但是在亲自实践验证了这具结合护具的坚韧度之后,赵文山才算是服气了。
寻常刀剑的噼砍,只要不是用尽全力,这具护具都能起到很好的防护抵御作用,而流矢和一般的碎石袭击,就更不在话下,也就是说,只要不是运气太糟,一般性的攻击落在自己头部就很难再造成致命性的伤害了,这几乎就是一名骑将性命的最大保障。
赵文山也问过王邈像这种护具可否多配备几具,但王邈却明确告诉他,鉴于这种护具制作材质的特殊性和制作工艺的难度,现在只有骑军指挥使以上的武将方可配备,整个淮右军目前也就只打造出来不超过五具,其价值几乎不能用钱银来计算,而这一次他就是专门带来了三具提供给南下的河朔军诸骑将。
这让赵文山也颇为感动,起码淮右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和尊重,是真正把这帮投效淮右的河朔军当成了自家人,这很难得。
从成德南下的这支军队其实是两个不太完整的军组成的,赵文山担任了此次南下的负责人,四千兵力中,其中骑军数量不过一千七百人,但战马数量却只有不到八百匹,而且大多也都是濒临淘汰的驽马老马。
不过王九郎也明确告诉了赵文山,战马不是问题,关键是要把这帮骑兵带回去,淮右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够的战马,一到淮右便能重新变成真正的骑兵。
天气开始转冷了,对于士卒们来说,这样长途的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