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2/4 页)
连续几声金鸣银脆,震得所有蛮兵耳聋心裂!几个持刀的蛮兵,顿觉手中一轻,睁裂的眼眶中,充满了惊骇——一柄柄完好的钢刀,莫名其妙的,从中粉碎裂开!
本来血浆四射的战乱场地,顿时出现一阵诡异的静!
“嗤啦!”
一声如布帛破败的声响,在静寂的血原上,显得格外的刺耳。
众人转头看去,直接一员小将手持银枪,从一个肥身大耳、穿金戴银的蛮人胸口捅入,从身后直插出来,插入已经被鲜血洒遍的冰原之下。
小将手柱长枪直立,双眼映射四方。众蛮兵看着首领的尸体,连连后退不止。手持断刀的几个蛮人,连滚带爬的狼狈翻身上马,也不敢再回头看上一眼,奔入连天的雪白之中。
就在这时,一匹灰马纵跃如龙,直接从众蛮兵头顶越过三丈之地,落到王二郎跟前。
“二郎!”李行之低呼一声。他看着王二郎仍然手柱银枪,双眼瞪视,一动不动,心中暗道不好,因为脱力而微抖的手,往王二郎手腕抓去——微微温热的手腕处,脉搏还有起伏。
李行之松了口气。
他将王二郎身上几处大创周围要穴点住,本来涌溢而出的鲜血已经缓了下来。草草用帛补包扎了几下,李行之一只手扶住王二郎肩部,缓缓将真气渡入他已经干涸断裂的经脉之中……
那些蛮部被接二连三的变故弄得心胆俱丧。此时,又见得李行之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怪人,也不敢再上前,纷纷提缰而走。蛮人中仅剩几分胆气的几个小头领,也被先前不知从哪里射来的几道银光吓得驻足不前,被四下而散的蛮兵裹挟着往远方逃去。
虽有数千人众,但早已是溃退之兵。败兵之将,何以言勇?!
待王二郎再无虞虑,李行之才将他安放在厚皮毛毯中,又将还未死去的、仅剩的几个唐兵以及数十汉人救起……
一阵人马嘶动声传来,天边又出现百余黑影,疾驰而来……
第二百三十九章 雪过天清
天风孤啸,大雪簌簌而落,漫天满地都是!
雪白的地面上,数十个大包鼓起,隔远了看,在一望无际的冰原之上,看不甚分明。;!
一夜逝去。
第二日,风依旧刮得烈,不过,天地间却是一片清朗。地是白的,天是碧蓝碧蓝。碧蓝色的天空上,还挂着有些惨白的太阳。天气虽寒,但那日头,总给人几许希望和温暖。
只剩几十个凸起的一望无际的耀白雪原上,某处,突然塌陷了下去。接着,本来的凸起,变成了一个个雪坑。
李行之掀开帐篷,看着外面才不过小腿深的雪地,心里不由庆幸。昨日那漫天的大雪,着实让他担心不少。若是大雪真倾天盖地的下个不停,他自己虽然不担心,可是那百余唐兵甲士就麻烦了。
而侥幸活下来的那些行商老贾,熟悉西北荒原的气候,倒没有许多顾虑,此时还都在帐篷里鼾睡。几十日的生死折腾,虽然不至于让久经风霜的他们崩溃,但身心的折磨,却需要足够时间的修养。
帐篷一个接一个的掀开,所有人脸上都带着几分轻松愉快。当然,这松快不是因为天气回转的原因,儿是吐谷浑首领伏允的首级在手,回去领了功勋,便能打道回府与妻儿相见的缘故。
身上还包满了布带的赵正,此时从怀里摸出一个破旧的香囊,脸上全是险死余生的喜悦和对生命的眷恋。他看着、摩挲着手里的香囊,脸上表情说不出的安心。
战争终于要结束了!终于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了!这几乎是所有人的想法。
薛仁贵手上提着的两个布包,便是王二郎和他手下人取得的战果。小的布包,包住了伏允首级,大的布袋里面,是数百人的耳朵。这是这个时候,战功的计量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汉从不远处跑过来,对着薛仁贵大叫着说道:“头领、头领,王头领醒了!”
李行之听得大汉的声音。连忙往王二郎所在的帐篷赶去。他掀开帐门,正见得王二郎坐起身来。
此时王二郎脸色依旧无有血色,但气息平稳,浑身再无血迹渗出。这全是李行之耗了半夜的精力、消耗了不少灵丹妙药的结果。
“二郎,好些没有?”
王二郎听得久已未闻。有些熟悉的声音。有些不敢置信的转过头来,“大哥?!你怎么在这里?”
“嘿!如果不是我刚好在这里,你这条小命都要给你弄没了!可怜我这黑发人送你这黑发人!”李行之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