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赵昰频频点头,“不错,不错,你讲下去。”
李潮道:“本朝重文轻武,怕的是武将如唐末那样拥兵自重造反,对于天子当然无可厚非,但时至今时今日,我们已经退无可退,陛下,哪怕只是权宜之计,也要实行重武轻文了,而且要对武将厚厚待之,切不可再由文臣来控制军队了。陛下自己反倒可以多多下至军中,与众将相交,学习军事,定可感众人之心。”
赵昰略微沉思了一会,“我懂了。卿家可愿留在我的身边,今天我一见到你,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而且你又是文武双全,正是我所需要的臂助。”
李潮摇头道:“陛下,坦白说我想留在军队中,因为我难以割舍我的军队,也不愿放弃,其实在战争年代,拥有强大的武力才是保命的关键。”
赵昰哑然失笑,“卿家如此说来岂不是又绕了回来,那又怎怪我的先祖们抑制武将了,武将们人人都要把持军队,就连卿家这样的读书人都这样,我皇帝的位置又怎能坐的安稳?”
李潮避人的目光闪现,“陛下说得不错,可是这些又是陛下以后所要思考的问题了,眼下的时代如若还是瞻前顾后,那国家一亡,什么也不用谈了。”
他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只要皇帝表现出自己的强势,手下又能有几个将领还敢有造反之心?陛下业已成年,臣有一个建议,陛下完全可以亲自编练新军,我想自可威扬天下。”
看到赵昰有些动容,“哪一位开国之君,中兴之主未曾投身于军旅历经风雨呢?”
“有理,李卿家先前的激荡话语已让我壮志顿起,现在又指点了我许多,这一天对我来说真是很有意义,我决定一定要努力做一个成功的皇帝。”赵昰又沉吟片刻,道:“李卿家既然不愿离开军队,我也不再勉强了,我决定任命卿家为——”眼中闪亮,“就任命卿家为幽州节度使。”
李潮一楞,“幽州节度使?陛下,你不会是让我北上数千里攻取幽州吧,那里可已经失陷三百余年了。”
“哈哈,孤既然决心做一个英主,自然要收复所有失地,若能收复幽州我在大宋朝也算排名第一的皇帝了吧,我这一封节度使大家一定更有信心了吧,级别高了,每个人的封地可得自己努力去收复呀。”
李潮也哈哈大笑,“陛下果然聪明,光是这节度使的头衔就让我有点飘飘然了。”
第二天,文天祥到达福州,受到热烈欢迎。
第三天,赵昰登基,改元景炎,以文天祥为枢密使,张世杰为枢密副使执掌军事。大小官员各有封赏,犒赏三军,传诏天下。
李潮在参加过登基大典之后也很满意地率军重返泉州,这一次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不仅仅是获得了节度使的高位,更为重要的是得到了皇帝赵昰的赏识。
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下,李潮心想,看来之前自己所做的决策一点也没有错,自己目前如此悠闲,而王想此时应该已经将要面对元军的进攻了吧。不过尽管自己渴望摆脱王想的影响,闯出自己的天地,但还是有些担心王想的安危,人生总是如此的矛盾。
赵昰也很快开始在福州组建新军,虽然他的这一举动引起了一些骚动,但却得到了文天祥坚决的支持,“陛下组建新军可以振奋天下,有何不可,得此明主,国之幸也!”
抗元的高潮似乎已经掀起。
大家似乎都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甚或有些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第二六章 我有谋略
王想还没有得到新帝登基的消息,就将迎来他们在这里的第一次考验。
探马来报,张弘范已经到达临安,而且正在整顿大军,几日内就将南下。
王想召来秦远与周醒商讨御敌对策,他发现秦远与周醒面色都很紧张,他想大笑两声,松弛一下气氛,谁料到好象笑不出来,自己也许比他们两人绷得更紧。
三人各自坐下,互相对视,暂时没人开口。
王想理了理思绪,这段日子里他脑中其实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作战方案,想到这里他平静了一些。还是要自己来打破沉默,“该来的始终是要来的,我们下面可能要面临着不停地血战,大家都要做好心理准备。”
秦远道:“将军放心吧,我军所有战士都充满信心——”
周醒轻声道:“秦将军,这个,这个,我心里可真是有一点发毛。”
秦远怔了一下,看了他一眼,叹道:“周醒,你说话也太直接了吧,如果我们做将军的都表现的没有什么信心,那手下的兄弟们可能都没勇气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