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第2/4 页)
意见,关教官们何事?难道德国人也掺合进去了?”
陈诚摇摇头:“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朱汉臣的手足对数位教官所授课业内容不屑一顾如姜教官和德国潜艇教官之海军作战,他们就以为严重脱离实际,并对现代舰艇之功能与发展理解错误,甚至老旧落后二十年而对史培曼、古德威等教官所授德国战术,一味强调飞机、坦克、大炮的群体彻底进攻,战决之策略并不合适中国国情倘若我军照搬条文,与日军作战必败无疑”
“呵呵?他们当真如此说法?这却奇了”老蒋非但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笑起来,却让陈诚有点摸不着头脑,又问,“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陈诚答道:“有德国教育背景的余报国言道,德国作战之欧洲环境一马平川,多平原而少山地,国与国之间接壤分明,极有利于大兵团规模化排兵布阵,强兵快撕开战场壁垒纵深扯动,海陆空三面进军,是可以收获奇效的但中国处于防御作战,本身军事装备简陋单薄,根本不足以形成重炮和重装甲集群,而作战目标又是无后勤和战场根基的日军,是同样喜欢正面进攻快决战的典型,如此硬碰硬的打,除非能顶住其第一波的攻击,否则前锋被挫,腰肋必然为其左翼攻击战术所破,届时必定一败涂地,远不如发挥本土内线作战优势,与敌人打消耗战、持久战、袭扰战,尽量避开正面除非他们有特战队一般的装备和素质”
“这话说得也有几分道理……”老蒋起初听得还慢慢的点头,到后来就觉得不对劲了,尤其最后一句下来,脸皮登时一黑,冷哼出声
前半截的东西说得都是实情,中央军眼下的确穷困,不能跟德国人比较,动辄数十上百辆坦克的集群冲锋,万炮齐发,上千架战机突袭敌人,这样的大场面根本不可能出现,就算有那么多也没地方摆,除非是华北或者外蒙,但机会很小
但几样战术就值得商榷了,作为中央军,在自己国土上不与侵略者决战,国民怎么看?国府的面子还要不要了?区区一个小军官,眼里没有大局和政治考量,这也正常,可当着面的卖弄你们特战队的富裕装备算怎么回事?
老蒋也听过不少的说法,这海军特战队,都快被朱斌养成少爷兵团了上上下下连大头兵过的都比一般小老板富裕,每个人装备都极好,让不少人为止羡慕,可不应该那这个来炫耀卖弄,生怕别人不打主意是怎么着?
“该敲打敲打他们了”老蒋觉得不能再这么放纵下去,抽调培训的事情做得还是不够,应该让他们长长记性才是
蹙着眉头思忖了很久,连日来剿匪作战步步进取的喜悦和舒坦都散掉不少,反复琢磨这两件事的利益得失,最后敲了敲桌子,道:“这样,等过两日剿匪作战完成之后,组织一场军事演习,就由教导纵队和特战队来一次向全军之汇报”
“是”陈诚腮帮子微微一抽,浑身冒出一阵冷汗,以他对老蒋的熟悉如何不知,这是动了怒气了出动教导总队搞军事演习,朱斌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得认栽了?
说起来,他也觉得朱斌有点太嚣张,不就是有俩骚钱,不就是打赢了日本人一场么,靠得也不过是出其不意和大量的军火装备,搞乌龟战术,各种机缘巧合罢了,换别的人,未必不行中央军,还都没怎么上呢
这一遭,可算玩出火来了,只要战阵上把嚣张气焰打下去,看他还拿什么来炫耀
要说德国顾问团的效率还是蛮高的,小克虏伯和刘礼士也算说到做到,老蒋这边才安排下准备军事演习的事情,朱斌这边紧跟着就得到消息了,当时就乐得哈哈大笑,拍着大腿道:“行啊既然有人把脸伸过来,不抽他两耳光怎么好意思?中央教导总队?哼哼,样子货”
他是真的不放在心上,看了陆军大学、黄埔军校的教学内容,知道了师级以下军官们接受的教育和水平,朱斌就知道对手都是什么货色了,说实话,人都是精英,精神也都不错,可接受了错误的知识,又要带着整体素质很差的队伍作战,连“因地制宜”都做不到,能赢才怪呢
只让留守的参谋班子商量着拿出应对方案,自己则专心准备跟日本人的这一回合较量,起诉书和传票都发出去了,炒作也搞起来了,可不意味着,这场戏就能唱的圆满
就在全国各方面一片喧闹的时候,表面上发表声援的各国代表却并没有进一步的迹象,只是嘴皮子上耍完了,就一水儿的“表示关注”,或者干脆就是围观,情势如何发展,要看日本人的反应
而日本总领事馆在头两天是一点动静都没有,上下的人都板着脸一副“没听过这事”的表情,对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