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页)
活泛,说:“管他们存的什么心思,只要符合我们的长远规划,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段时间同志们看着鬼子在山海关一线肆意横行,情绪极其不稳,不弱将计就计,先把队伍拉起来再说。有阴谋,见招拆招即可。”
是这么回事,朱斌想了想就不费脑子了,紧急讨论一番后把名单报上去了。同时,他也要跟全球通公司股东们沟通明白,这一家伙撤走大部分的防务公司人员,人家也得愿意不是?
结果异乎寻常的顺利。股东们对这支武装力量无疑是很满意的,但当他们看到朱斌提交的花费清单时集体咧嘴头疼,养不起啊半年多花了大几千万,简直是个无底洞幸亏绝大多数都是朱斌垫付的钱,赶紧让他拉走,不用还账了。
老外们也是打得如意算盘,他们认为,这支部队能打,是因为装备好的缘故,换了经验更丰富更优秀的各国老兵,会更加的合适。因此,也巴不得朱斌把里面的华人力量都抽调了,空出名额来填补他们各家的力量。这一折腾,防务公司马上成了八国联军。
义勇军两百多人全部抽调走,原来的外聘教官全部留任,也有全套的训练纲目和教程,不必担心断档。同时撤走的还有绝大部分的重武器,包括12架F…21A战斗机,4架C21A运输机,36门152mm加农炮,18座双联装20mm厄利空机关炮,两艘2千吨级两栖登陆舰及附属装备等等,算吧算吧朱斌的帐基本就不用还了。
同时被抽走的还有近五百名辅助人员和两百多人的老兵,七折八扣之后,防务公司外勤部只剩下新招的五百个新兵,腾出的大量名额等着各国再次瓜分。
这五百人细分下来,全部都在装备上,炮兵部队暂时不算,加上辅助人员勉强能凑够一个加强营,离着一个团的规模差老鼻子了。人数不够怎么办?招兵
按照自己预想中的构架列出清单报上去,陈少宽一看差点把鼻子气歪了,拧着朱斌问:“你小子这是要建一个团?我怎么看着像一个师啊”
朱斌觉得自己很无辜,他计划中的海军特战队可不是如今在福建一带苦逼的跟所谓逆匪死磕的两个所谓陆战队旅一般模样,骨子里都是两栖作战的模式。
海上力量不去说他,起码能运输、投送一个团的士兵和装备的舰艇,以及护航战舰和战机,这个已经让人发毛了,眼下也拿不出来,且还罢了,最显眼的是正兵数量。首先是9个连的步兵,清一色的机械化步兵构成,强大的装备火力看着就让人恼火
每个连182人编制,三个步兵排和一个兵器排,每个排三个班,看起来很正常,可每个班两挺通用机枪,四支冲锋枪,四支半自动步枪,一支狙击步枪兵器排配备4支反器材狙击步枪;狙击步枪,和重机枪,外带60迫击炮无后坐力炮6门
光这个火力就比得上当前中央军一个营的了,还没完到了营一级,另外还有团部连、1个突击炮连、1个侦察连、1个后勤连和1个维修连,外加1个迫击炮连加吧加吧足有15个连两千七百多人有这么大的一个团么?
还没完,这些部队都不是光脚走路,平时坐飞机坐船,上了岸就是汽车、装甲车乃至坦克,若是再加上这些编制,没有三千五百人搞不定,活脱儿一个旅啊
战斗机、运输机、坦克、装甲车、卡车、GEEP车、两栖运输舰、两栖登陆舰、两栖攻击舰、鱼雷攻击艇……这满满纸张的技术武器装备,陈少宽都不知道怎么估量了,这一个团花的钱,不要说一个师,只怕一个军也能养的起。三千五百人的一个团,嘿嘿,好啊
想了想,陈少宽索性不去费脑子了,直接转交给军政部,丫们不是出主意让朱斌来搞么?你们头疼去吧
军政部长何应钦这段时间正两头忙活,南面的剿匪进入关键时刻,委员长亲自坐镇南昌,他不能闲着,北面日军进攻热河势头凶猛,逼得这边调兵遣将谋划,老蒋一个劲的“攘外必先安内”,还得想办法跟日本人交涉,别逼的太紧啊,逼急了俺们不管匪患直接调集百万大军死磕,到时候两败俱伤,叛匪趁势壮大,你们也不乐意看到不是?
累得要命,一看朱斌提交的清单差点当场暴走本想直接驳回,但琢磨琢磨这事情不大对味,上上下下牵扯甚广,干脆,报给了老蒋。
老蒋是一直压着朱斌不给他机会折腾的,但这一次某些人闹得太过,他干生气,却没有办法,假装看不见,朱斌的报告上来了,长叹一声:“何苦逼迫朱汉臣如此?让他安心做事不就好了?”摇摇头,签下大名,让他搞
战争时期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月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