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部分(第2/4 页)
平台,高达百米的巨型塔吊和钻井架在标准石油培养出来的顶级工人操作下,熟练地运转起来,于北海的寒风大浪之中,朝着海底缓缓地下钻。
德国人对于朱斌的选址和整个的钻探过程都选择充分的信任,但现在看他们居然没有进行任何的勘探行为就直接开钻,跟随的工程师忍不住询问:“这样是不是有点太随意了?我们不可能瞎碰一样的寻找油田?”
海面钻一口勘探井的成本太高了,而且效率也太低,不钻到一两千米你哪里知道有没有油?搞勘探是不是得有点科学依据啊
朱斌代为解释:“这不是直接进行钻井,事实,这是勘探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话的时候,他信手往远处海面一指:“先生们,其实我们的勘探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
波浪起伏、寒风呼啸的海面,一个庞大的钢铁怪物从海面下缓缓升起,其直径能有十来米下,载浮载沉的看不真切模样,但露在外面的钢铁框架和足有二十米长的巨大圆通子都显示出一派不同凡响的科幻情调。
一帮德国人通过望远镜看了半天,没瞧出什么道道,劳伦斯。洛克菲勒尽管见过多次,也从没有全部看到这玩意的真容,他只知道,就是那家伙确定了油田的确切位置和地质状况,从而让工程师们设计开采手段的,是朱斌的秘密武器啊
朱斌细心的介绍:“那是我们的有人驾驶海底深潜探测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海底用空气炮把我们特制的一种金属探杆打进岩层之中,引申出水面记录装置,确定感应区域,然后在中心位置钻出一个数百米的探井,放入一颗大威力的炸弹引爆,所有的探杆会记录产生的微型地震波纹特征,从而判断出深层的地质结构,找到油气层。”
“就这么简单?”德国人目瞪口呆,听去,不复杂啊
可认真一想,不那么简单啊潜到几百米深的水底,这个可以做到,美国人都能深潜到一千米了,但在这样的深度工作就很难了外部机械怎么设计?能不能抗住那么大的水压?空气炮可以想象出来,无非是高压气体推动的家伙,可耐压重启罐怎么制造?那金属探杆,用什么合金技术制造?里面装什么灵敏的配件?海面的记录仪是什么样?
最关键的是,就算有了记录数据,你没有足够大的地质数据库,根本都对比不出来也判断不了真实的地质构造,从而找出石油至于钻个几百米深的大洞制造人工地震,反而是最简单的事情。
“这个GD实验室利害啊这需要牵扯到多少复杂的技术,他们居然都弄清楚了”德国人自家一分析就脑袋大了,为之钦佩不已,劳伦斯却无奈的摇头,这大半年来,他和家族的实验室工程师们都费尽心思的研究,却始终不能发现朱斌的技术,说得容易,没法实现啊
任劳任怨的瓦力来露个脸后马下潜到海底,这里水深、水压都不大,行动更灵活。它操作着外挂的巨大金属臂,把表层砂石海底钻出一个十几米深的窟窿,而后巨大的圆通子伸进去,“嘭”一声轰鸣,将一根五米多长的合金杆子轰进岩石层内,灵巧的连接一根导线,把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充气球放出,浮水面。
如此一个一个的,以钻井平台为中心,五十公里半径内搞了十多个,发信号给平台。这个过程足足持续了两昼夜。
第四天一早,平台的工程师确定信号,随即停止钻探,在深入三百多米的深洞中放入威力最大的高爆炸药,平台收起、拖走后,引爆
第148章 有人看上你了
收费章节(16点)
第148章有人看上你了
“原子弹”,核武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研究出能够毁灭自己,却难以掌控的强大武器,直到几百年后的星际时代,反物质炸弹、金属氢炸弹等研制成功之后,依然如此。
飞船的资料库中,针对这些大杀器的各种数据信息多不胜数,就是朱斌这种高端垃圾佬担心,那一天倒霉透顶寻宝的时候碰到触发这玩意,死无葬身之地,所以学会拆解和抑制是基本素质,这要比初等垃圾佬从楼板中拆钢筋难度高多了。
这部分资料是对爱因斯坦开放的,朱斌的目的也是想让这位大神看看自己的影响力多大,继而找到研究的方向和动力,而不再去较劲折腾统一场………量子力学的事情几百年后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随着宇宙探测开发的力度加大,进入太空时代的人类发现,自己越来越渺小和愚蠢,太多的未知需要慢慢地探索了,呆在地上的人们,各种猜想会被连续打破。
爱因斯坦一开始很是兴奋,好像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