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2/4 页)
……林林总总,各种问题汇聚起来,几位当代飞机设计大师看的直瞪眼里面很多东西他们都大约了解,像压气机,洛伦兹力,甲烷高燃值,涡轮增压等等,但凑在一起,弄出一架如此古怪的飞机,就很难理解了。
朱斌耐着心烦一边跟他们一起组装,一边大略的课。
机身骨架是让德国人帮着用大型模锻机制造的铝合金体,蒙皮则是立体打印机做的玄武岩纤维体,机翼骨架用得钛合金加固,发动机缸体是纯铝的,缸套则用得5以的超纯铁铬合金,强度大,不变形,能耐受1000度高温还正常工作,保证了整架飞机最大限度减轻自重,在装满了甲烷之后的起飞总重量也才3。5吨。
之所以搞出这么一架怪胎朱斌也是无奈,螺旋桨发动机不给力,除非装四台2000马力以的,否则飞不了八千公里以,即使过去了,也没地方降落。喷气式发动机原型有了,可推重比太低不实用不说,制造极其麻烦,没有大型水压机根本搞不定需要的高强度叶轮和耐受1500度以高温的机体,等离子推进器没材料,所以只好用垃圾堆里拣出来的太空合金凑了四个磁流体发电装置。
五天后,安装完毕。夜晚时分,悄悄运跑道。
资料不占字数,求票
第125章 极速飞行(二)
第125章极速飞行二
今天至少一万二
三米五高的飞机,通体漆黑,线条流畅圆润,好似长了翅膀的硕大炮弹,锋锐的机头往前伸出的空速管看去犹如剑鱼的刺,闪烁着幽冷的光。'看''书''吧'
这简直是一件融合了科技与工业、机械与化学等诸多巅峰成就的艺术品尽管几乎是天下独一份,在很多年之中都不可能量产,却不妨碍一堆顶级飞机大师们欣赏和赞叹
一阵湿冷的江风袭来,把浑身大汗的王助等人吹得浑身一哆嗦,顿时从陶醉之中惊醒过来,再看朱斌,顺着梯子爬飞机,翻身跃入座舱内启动电源,机头、机翼几盏冷光灯马亮起,原本用来驱动飞船防护力场的高能电池组大功率输出下台小型磁流体发电出澎湃的呼啸个扁长的六角喷口中应声射出足有四米多长的两千多度高温火焰
尽管只是一喷就停,王助等人霎时间有种靠近炼钢炉的炽热逼人而来,烤的他们浑身汗水蒸腾,毛发卷曲,急忙仓惶后退十几米,纷纷咋舌
朱斌冲他们竖起大拇指比划一下,启动三叶螺旋桨发动机,原本设计烧汽油的家伙骤然在气缸内喷入高度气化膨胀的纯净甲烷,火花塞点燃的霎那间产生强烈的爆燃,比汽油高了两倍燃值的甲烷燃料推动十八个活塞疯狂运转,一阵咆哮立刻席卷整个跑道
座舱前方仪表盘,代表发动机转速的指针唰啦一下从零直接飙到2400马力朱斌兴奋的一挥拳头,继续加力,眼瞅着指针继续右旋,直到3000马力,已经超出了红线位置,可传感器投射到他头盔全息屏的状态显示,工作正常
沉重的飞机已经无法在原地静止,顺着跑道缓缓滑行,三五秒钟之后猛然加速,足有两千米的长跑道一个呼吸的功夫窜到了尽头,缓缓停住。
第一次滑行正常
王助等人坐着汽车追来,等朱斌关闭引擎,七手八脚的爬来拿着仪表一阵检查测量,足足十分钟后,确定状态完好,转过头,继续滑行
足足折腾了三四个小时,几乎实验遍了每一种动力标准和混合推进方式,飞机状态稳定的令人惊讶,无论发动机、电路、油路、压气机、电源还是仪器,都没有问题。
朱斌决定一鼓作气,哪怕冒着风险,尽快结束实验。在王助等反复的叮嘱下,略微休息了片刻,重新启动飞机,徐徐滑出大约二百米时猛然启动磁流体,机头猛然扬如同利箭一般直插夜空,起飞成功
站在地面,王助就觉着整架飞机好似节日的钻天猴一般,闪耀的火焰推着机体以八十度的陡峭角度直接窜,攀升速度高的让人不敢置信,一眨眼的功夫就彻底看不见了只能听到一阵阵略空而过的尖利呼啸在天际来回飘荡,耳机中不断传来朱斌兴奋的欢呼
“汉臣,悠着点来,这是架新飞机,起码得测试几十次才能确保整体稳定啊”
王助算是看透了朱斌的性情,只要让他开着飞机天,就别指望能听话了,总之是怎么折腾怎么来,不把飞机的极限性能搞出来,他是不会停手的。胆大包天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固然是最优秀的试飞员,可这么弄法,实在大大的考验设计和加工水准啊
朱斌满不在乎的在无线电里吆喝:“老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