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页)
何须多礼,真人虽然将我的身世告诉了我,可我觉得那真的离我很遥远,我宁愿选择做你的弟子。”
先生闻言唏嘘不已,连叹有杨骐如此是天下万民之福。先生将那黄绸之下物什取出交与杨骐,却是一柄古朴长剑,长柄无鞘,常言大巧不工,重剑无锋,说的就是此剑。先生说:
“常人只知道华服剑行始于你的父王炀帝,却不知他最爱的不是那些华丽的宝剑,而是这柄既不锋利也不华丽的重剑。据说此剑为战国孟尝君门客冯谖所用,先君在时长叹‘当世无冯谖,何人替我解忧?’时有西方云游僧对先君云‘隋国力之繁荣昌盛,宫阙之富丽堂皇’为平生之仅见,先君骄奢之心遂起,留下了亡国之患,后来的事你都知道了。”
杨骐立起此剑,屈指一弹,剑吟在秋风中嗡嗡作响,传荡甚远。又将剑指向西南方向,道:
“世传唐王仁慈,我且暂藏铗兵,人间你且做主,仙界任我横行。”
那身形略带几分嚣张,语气略带几分狂妄,杨骐的道心觉醒了。顿时剑做龙吟在秋风中响彻天际,三界神佛俱惊,仙魔变色,不知又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来。
杨骐垂剑向先生一拜,道:
“今日蒙先生带我登楼远眺,先是看到这满目萧条感叹时光易逝,又目睹汉武帝的《秋风辞》,似汉武这等绝世人物,面对岁月流逝,也只有发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的感叹。我与那唐王挣得这江山又有何益?我要与那天公争岁月,修得长生!”
qq群:
十六,天上掉下个拖油瓶
十六,天上掉下个拖油瓶
道心觉醒之后,一切就简单了许多。杨骐留了三粒葫芦籽,算是报答多年的养育之恩(王家祖孙三人的命运已被我改的七七八八,诸位也就别在乎他们活个几百年了),返回了山崖岩洞——也算是十来年的家。
秋雨悄悄的轻吻着大地,也将忧愁的种子悄悄的种在人们的心里。时隔一日,杨骐的感觉却大不一样。他重新认识了这个洞穴,也重新认识了自己。这里的灵气是如此的浓郁,难怪那仙枣能在此植活;自己体内的元气如此充沛,难怪能拿动那上古异宝息壤。
诸位看官,这杨骐目前的情况也不知是喜是忧,为何这样讲?按照修真的术语讲,他道心觉醒那是属于心动期,可是他那筑基、开光、融和前三个阶段是填鸭式的度过的,是吃仙枣吃金丹(这个他还不知道)仙酒给吃出来的,道心的觉醒更是自己顿悟的,本来是好事。但像这样未投师门没有心法的修真那是前所未有,其修真路上的凶险那是可想而知。修真虽然没有相同的途径,但也如同写文章‘文无定法,大体有法’一样,前人还是有一定的经验可供参考的。杨骐这是啥也没有啊,有人说紫阳真人跟猴子为啥不指点下?得,这两一个是玉帝的泥巴交,一个就是个妖猴。哪是做师傅的料啊!他们不是不想教,是不敢教。再说这神仙收徒弟就跟找对象似的,也要看感觉的,就跟那南海鳄神看到段誉一样,那感觉杠杠的才行。
杨骐虽然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阶段,但也对自身实力有一些认识。首先,杨骐知道自己灵气很充沛,还有一些力气。也知道七十二变口诀,但是经过试验还不能用。其次,他有一些很有名气但一无用处的法宝、卷轴和一把光秃秃的长剑、四顶一次性花帽子。觉得自己真正遇到高手,战斗力依然为零。就找了些麻布将那长剑一缠,把宝物打了个包裹。又把那枣子摘了个尽做为路上的口粮,将自己多年揩来的油水做盘缠,这就踏上了他的修真路。
诸位,不要跟我说什么息壤虽小但是重量很大,还有那一小布袋葫芦籽体积庞大,四顶帽子数量很多。你看看那游戏中只要格子,甭管再重再大再多的都能拿得动,咱这杨骐才拿了多少东西啊。
杨骐他要去长安,因为长安有他的武妹妹。
秋雨总是那么善解人意,就那么时有时无的下着,既不烦人,又不断的挑拨的人们心里的那份愁绪。杨骐在想,这漫天的雨丝是不是玫娘的泪滴?
你看他扛着长剑背着着包裹,披蓑戴笠,哪里像个修道的,倒像个修路的。因此也就没人会想到他会有什么宝物,这一溜烟就跑到了龙门渡口。
此时的黄河水虽然没有了夏日的声势浩大,但那龙口处也是波涛激荡,猛浪翻飞,实在是个凶险之处。那渡口自然选在水流略微平缓之处,就在上游百步左右。杨骐盘山下行走到河沿,那渡口倒也十分简陋,就是几根碗口粗的横木铺就。渡口仅有一小船,船上有一人,披蓑戴笠,持钩垂钓,看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