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嗣昌。
“唔,好好好!果然是难得的好砚!国勇啊,难得你有这份心啊,我很喜欢!”杨嗣昌一看,就是眼睛一亮,他作为著名的文人,自然是识货的,只是拿眼一看,就知道这块砚台是极其难得的好东西,再一看上面刻着的七个人物,或是在饮茶,或是在下棋……,咦,这不是竹林七贤吗?看来这还不只是四大名砚之一,说不定还是名砚谱上榜上有名呢!
杨嗣昌想到这里,也顾不得其他,反正这回他已经把张麟麒当成自己人看待了,冲着他一笑道:“国勇稍坐,待老夫找样东西。”说着杨嗣昌就在书房中转悠开了。很快的,他就从一个高高的书架上取下了一本古朴的古籍,封面上写着(名砚谱)
然后杨嗣昌迫不及待的打开了古籍,开始仔细的查找起来。果然,没多久杨嗣昌就有了发现,在名砚谱排名第十五位上,赫然就是张麟麒赠送的这块竹林七贤。旁边还有注解呢!
竹林七贤,是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雕刻而成,由宋代的一代大师欧阳迟费时一年,精心雕刻而成。是他的得意之作……
“呵呵,国勇啊,你的这份礼物可是太贵重了啊!老夫受之有愧啊!”杨嗣昌放下了古籍,连声道。不过手中却是没有把砚台放下来的意思。他心中暗自想到,怪不得自己看到之后,就觉得在哪里见过,看来果然不是俗物啊!另一方面却是暗暗称赞张麟麒有心了,连这样的古物都搞得到!
杨嗣昌是十分喜欢这块砚台的,其价值倒还是再其次,关键还在于,这样的传世孤品,一向是可遇而不可求啊!而这块砚台对于杨嗣昌来说,就好比是吕布碰到了胭脂马!刘备遇到了诸葛亮啊!
“呵呵,哪里哪里,宝剑赠壮士,美女配英雄,”张麟麒微笑着道:“也就是阁老这样的人物,才能配得上这样的砚台啊!”张麟麒心中暗笑,自己只是知道这块砚台不是俗物,没想到却是会这么好,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其实张麟麒不知道,这块砚台是巴里明苦心收罗来,准备孝敬杨慎的,没想到东西搞来了,却是没有送出去,阴差阳错之下,被张麟麒借花献佛了……
“呵呵,国勇啊,你真会说话。”这些话还真是说到杨嗣昌的心口里去了,而且还是从西厂厂督口中说出来的,杨嗣昌听了,自然十分外的顺耳了!
礼物收下了,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是被拉近了,杨嗣昌开始和张麟麒谈论起了时局,谈论起了天下大事……
说道时局,杨嗣昌的脸色多了一些忧愁,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道:“哎,如今天下盗匪四起,关外又是东虏虎视眈眈,再加上又是风不调雨不顺的,老夫作为内阁首辅,真是日夜操劳也是无济于事。反而是累的头昏眼花,有时候想想,还真是干脆把官辞了,无官一身轻,回家抱抱孙子,那该多好!”
俗话说听话听音,张麟麒一听,就发觉杨嗣昌的语气有些不对,有辞官不做的意思。可是张麟麒一想,不对啊,根据历史记载,杨嗣昌可是一个当官欲极强的人,如今好不容易得到崇祯赏识,做到了位极人臣的位置,怎么会轻易就生出退隐之心呢!不对,不对,这里面一定有奥妙!
张麟麒再定睛一看,却发现杨嗣昌此刻正假模假样的端起了茶杯喝茶,可是一双浑浊的老眼却是紧紧的盯着他看呢!里面还放出了和他这个年纪不相符合的精光(杨嗣昌此时已经五十有六了!在大明朝这个普遍寿命不长的时代,算是已经步入老人的行列了!)
哦,这个老狐狸,原来是借此观察我的态度呢!张麟麒瞬间就明白了,几乎都不用想的,张麟麒脱口就道:“阁老此言差矣,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种世道,还就是需要阁老这样的能臣才能稳住局面啊!而学生不才,愿意追随阁老,一起维护大明江山!”
“哦,是吗?如此一来,老夫肩上的担子可就轻多了!”杨嗣昌一听,满意的点点头。他就是要看看,张麟麒有没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可是如今一听,他却是放下了心事,这个年轻人真是不错,懂的进退啊!
看着杨嗣昌的反应,张麟麒偷偷一笑,表面上却还在慷慨陈词:“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值此乱世,阁老就是那引领风骚之人物啊!”“好,很好,好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说得好!”杨嗣昌听了哈哈大笑。因为张麟麒在话语中,已经把他捧到了一个极高的位子,而他杨嗣昌,一向也是自诩是姜子牙那般的千古名臣,只是这种话不好由他自己嘴里说出来,可是今天,由张麟麒这么说出来,实在是令他老怀大慰啊!
“阁老,身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