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炆细声慢语道。这是一个文弱书生,自幼饱读圣贤之书,却不会马上功夫。本来他还有一个哥哥叫做雄英,不过早已经死翘翘,这才有机会轮上他做皇储。
“皇太孙,此乃天命,臣等当侍奉左右,鞠躬尽瘁。”俩人几乎异口同声答道。
之后齐泰接着开口道:“皇太孙的诸王叔分封各地,各拥重兵,尤以燕王、周王、宁王等为甚,实在是心腹大患啊。不若乘此时机,一网打尽。”
“不可,吾不忍骨肉相残。”朱允炆当场否决。
“其实太孙也不必过于担心,料也无妨,汝不闻汉平七国之乱的旧事么?只要朝廷稳固,还怕藩王作乱?然齐公所言亦有道理,不若先扣各藩王之子为人质,只说欲重用世子,建言创设太学院,专教世子文化,便可不使诸王生疑,如此便万事大吉矣。”黄子澄接下来出了个馊主意。
“此议还算不错,即立学张本,又可控制诸王。你们就去准备,来日我去禀明皇上。”
齐泰听了,无奈的摇摇头,心说:“这也算主意?哪个藩王没有十个八个的儿子?是都扣押了,还是只扣一个?都扣了,岂不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扣一个,有个鸟用?”只是此时不能顶撞,多说无益。再说了,若是没有藩王为患,还要我这个兵部尚书有什么用?当下不再争执。
这小算盘打得还挺精明。
俩人告退之后,朱允炆仍是眉头紧锁,其实朱允炆不是傻瓜,他读了那么多书,自然也知道尾大不掉的道理,而这其中燕王朱棣才是自己真正的心头大患,只有他有这个实力来和自己争夺皇位,必须争取在这次聚会时消灭了这个隐患。可是怎么样才能除掉他呢?
朱允炆就这样像一座雕像似的坐着,纹丝不动。他在等一个人,一个十分重要的人。
第七幕 新人旧世
“寅棍大哥还真有两下子啊,你咋也会开枪?”王景宏走过来佩服地望着郑寅。
“操,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警匪片我看过不下一千部,还不会开枪?就是弄门大炮来,咱也是照打不误。”
“说你咳嗽你还真就喘上了,从床上的景象看,打炮估计你准行,打大炮吗,嘿嘿,我就有点儿怀疑了。”王景宏笑道。
这时关惠琳已经来到王景宏的身后,抬腿就是一脚:“你个小色鬼,你就不学好吧。”
王景宏一个趔趄,委屈的道:“什么是好?不好怎么人人愿意干那事儿呢?”
“你还说,再说我就开除你。”关惠琳故作生气。
“开吧,谁开谁还不知道呢。”王景宏看看周围,发愁道。
是呀,这是啥地方?怎么还有百总?
“你,说的就是你,你过来。”郑寅顾不上和他们调笑,当下指着地上跪着的一个士兵叫道。
那个士兵中等身材,眉清目秀,也算个见多识广的人,但是今天这几个人装束打扮,还有那个从天而降的火球,却从来没有见过,尤其是他们手里拿得那个会杀人的黑棍子,实在是骇人听闻。
他哆嗦着走过来:“不知爷有何吩咐?”
“哈哈,小王你听听,我都成爷了。那,爷我问你,这是哪里?现在是什么朝代?你们是干什么的?”郑寅一边笑着一边尽量用普通话问道。
看来这家伙也是个北方人,他竟然听得懂:“回爷,这是河间府,距燕京五百余里。朝代是个什么东西小的不知道,不过小的推测您是不是问我何年何月吧?今日乃是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五。小的是凉国公蓝玉麾下轻兵营林子宣,此乃前去远征罕东是也。不知爷还有什么话要问否?”
关惠琳听了之后目瞪口呆:“照你这么说,我们来到了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68年朱元璋登基,加上二十五年,应该是1392年,哇塞,我们来到了六百多年前耶?蓝玉,难道就是那个被灭了九族的蓝玉?”
旁边的林子宣听了浑身吓得直抖,朱元璋这三个字是谁也能说的吗?要是给皇上知道了,就是有一百个脑袋也早砍没了。还有蓝大将军怎么会被灭了九族?他刚才还好好的,而且现在贵为凉国公,怎么会说灭就灭呢?怎么神人也胡说八道啊……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郑寅好奇问道。
“他是北大考古系的博士后,你说她知不知道?”王景宏在一边给出了答案。
“呀呵,厉害啊,原来咱们部队里还有这样的人才呐?久仰久仰,幸会幸会。”说着郑寅抱拳拱手,学着古人模样,施起礼来。
“少油腔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