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寿龟年,不过一群废物而已,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再苟延残喘,长生不老又如何?只能自惭形秽,愈老愈后悔,蹉跎岁月,枉食米粟呀。詹翰林虽然作古,浩气长存,他的圣贤家法,仍然激励启发后来。这詹翰林还有一首七律佳作《卧龙吟》,在这一带流行传播,令人起敬起羡呀,我来替大家念唱一番:
修读圣贤誓心头,独许君家定九州;
谁知际遇偏不偶,恃才负气反招仇。
空负安帮报国志,逐思闲云野鹤游;
凤雏夙愿付流水,伏龙归卧故山丘。
今日浊酒一杯,与各位乡亲共聚一刻,临风怀想,感慨忠臣义士,惜英兮雄兮,空山一梦,告成黄土,斯人已逝,生者何堪啊!”
………【(四)樱桃之誓】………
【方便阅读,恳请收藏。】
朱龙飞听罢这件惨案,恨生不逢时,不能救这詹翰林一命,心里不免有些遗憾。自言自语道:“当年詹家堡聘请这许多江湖外援,难道没有一个担当大事的好汉?”
山羊胡子老翁冷笑道:“只见落井投石辈,何来雪中送炭人?”
扶杖老翁插嘴道:“据我所知,这班来詹家堡作外援的江湖好汉中,也有个出类拔萃的青年,非常卖力协助詹翰林化解危机,詹翰林看中他老成可靠,还把自己的养女许配给这青年,不知何故,这个青年后来莫名其妙地失去踪影,下落不明,空负詹翰林对他殷切期望,也辜负詹翰林养女对他一片痴心。”扶杖老翁说到这儿,喝了口茶清清嗓子,继续说道:“十年前,老夫身子骨头还强健,挑担打柴不在话下。有一日,我到本村属地樱桃谷打柴。这樱桃谷是本地风迹名胜,颇能吸引附近一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光顾逗留。那日老夫打柴还家,看见樱桃谷内有一对男女跪在一株老树下作那海誓山盟的故事,看他们合掌作状,喃喃自语。老夫好奇心起,便悄然在旁边驻足停留了一会儿,留意这对男女的对答,男的说‘非卿不娶。’女的说‘非君不嫁。’然后又共约誓言:患难相扶,生死与共,樱挑作证。老夫当时看得甚是真切,那女的正是詹翰林的养女李云月,男的却是詹翰林欣赏的青年壮士袁祖望,老夫看这一对男女郎才女貌,天生一对,地设一双,也祝福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可惜事如愿违,在詹家堡危难时节,那小子竟然临阵脱逃,无影无踪,确实不是东西呀。”
朱龙飞听到李云月这个名字,心中咯噔一跳,一种不祥预感袭上心头,倏忽起身,又俯首低头,急不及待地向扶杖老翁追问道:“后来哩,后来怎样?”
扶杖老翁愕然抬头,瞠目结舌,讷讷说道:“后来,这詹家堡人都死光了,还有什么后来?”他不明白朱龙飞为何对这件事如此着紧,这件事跟这个外乡过客又有什么干系?
朱龙飞也自觉失态,他知道不可能最从这些人口中得到更多有用的信息,他决定到樱桃谷走走,问明樱桃谷的方向,便向这樱桃谷大步赶去。
樱桃谷,山川依旧,绿树红果,犹胜往年。
朱龙飞徘徊樱桃树下,遥想袁祖望与李云月这对有情人在此谈情说爱的情景,当日情况也应该如眼下一样,惠风和畅,绿树如荫,果实累累,蝶舞峰鸣,好一幅春色满园的动人画面。惜乎斯人已逝,物是人非,情随事迁,徒令后来者感慨苍桑无情,流年似水,十年光阴弹指过,人生苦短呀。
朱龙飞站在谷中老樱桃树下,凝望树杆上拙劣的文字雕刻《樱桃之誓》:“患难相扶,生死与共,樱桃作证。”落款人是:祖望、云月。朱龙飞抚摸树杆上那些字迹笔划,但觉字体扭扭歪歪,毫无章法,其实人家只是表达真情,又不是树碑立传,字写得好不好看根本无伤大雅。朱龙飞也没有计较樱桃树干上的刻字不够书法味道,让他难过是那个誓约中的男人,为什么不守信约?
朱龙飞眼见樱桃谷也找不到什线索物证帮助他寻找李云月的下落,他也奇怪袁祖望为什么下落不明,怎能忍心待见自己的心上人落入贼手?这心肠未免太狠,这种人太可恶了,如果找到这个男人,一定狠狠教训他一顿。朱龙飞茫无头绪,负手低头沉思片刻,觉得还是再赶回詹家堡詹翰林家原址探索一下,也许能找到什么线索,解开他心中的谜团。
朱龙飞风尘扑扑,又转回詹家堡,找到詹翰林故居。兵火过后,废墟犹在,砖堆瓦砾,朽梁枯木,横七竖八,令人难以插足。朱龙飞不免拨开蛛网,踩踏茅草,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摸到詹翰林家的后花园,所谓内眷居室。那女孩子的闺房依稀可辨,花瓶香炉,女红针线,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