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部分(第2/4 页)
“你们是地心之谷的挑战者吧?”一个人开口问道,看样子应该算是这些人中带头的,可以说得上话的人。
“正是。”擎宇知道对方应该就是守护者了,恭谨有礼的摆出敬仰的样子对守护者们说道:“在下苍擎宇,这位是我的妻子香雪舞,这位是舍弟玄影,我们是来挑战地心六十三层的守护者的,你们都是守护者吗?”在抱拳弯腰过后,擎宇反问道,虽然心里一紧有底了,但还是循例问问。
“我们正是。”先前开口说话的人再一次的开口说到。“我们是地心之谷,六十三层的守护者,我们是广东十虎,我是广东十虎中的无影脚黄麒英。”黄麒英抱拳客套的说道。
听了黄麒英的话后,玄影很是惊讶,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传说中的广东十虎。
“我乃广东十虎的侠家拳王隐林。”在黄麒英自报完家门以后,接着站在黄麒英身边的另一个男子开口说道。
“我乃广东十虎的醉拳苏乞儿。”
“我乃广东十虎的铁桥三梁坤。”
“我乃广东十虎的九龙拳黄橙可。”
“我乃广东十虎的铁砂掌苏黑虎。”
“我乃广东十虎的软绵掌周泰。”
“我乃广东十虎的七星拳黎仁超。”
“我乃广东十虎的鹤阳拳潭济筠。”
“我乃广东十虎的鹰爪王陈铁志。”在王隐林说完以后,其他的几个人也各自报上家门,客套的抱拳还礼的说道。
“原来各位都是一代宗师,真是失敬,失敬。”听了广东十虎的自我介绍以后,玄影他们都抱拳回敬道,玄影喜欢大英雄,大英豪,自然也跟擎宇和雪舞他们说过一些自己看过的事情,更何况地心之谷是没有限制的,所有的文献,记录,书籍,都有介绍历史,历代,甚至是一些每个时间里一些看似渺小,却很伟大的事情,可以说是拥有最多的文献资料,而爱读书的擎宇和雪舞,自然也都拜读过这些历史文献。
广东十虎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产物,由于清代末年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堪,清政府根本无力保护良民,广东省地处南方治安更为恶劣,民间为了保护自己纷纷习武,各村镇行会争相聘请武术高强的武师任教,一来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二来亦可使子弟强身健体,故一时之间练武之风异常炽热,特别是广州有许多武馆相继设立而且公开招揽学生。正所谓同行如敌国,各武师为了争夺市场利益,彼此间踢馆和接受别人公开挑战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一场比武决战后,胜者有更多学生慕名而至,败者漏夜回乡关门大吉,可想而知在残酷的竞争下,没有真材实料是不可能在广州吃武师这行饭的,更无用说要在广东打出名堂了,然而,这种环境却促进了近代南派拳术的发展,许多现在还流传的南拳均始创于这个时代背景。
当然按中国人的道德标准武功高强的武师亦不一定受人尊敬,那些拥有高强武功而言行不善的只会被人唾骂为以武凌人的恶霸,唯有行侠仗义,武功高强的受老百姓所尊敬。被封为“广东十虎”的武师,便是这类身怀绝技的民间英雄。
清末年间,广东省有十位武功极高,、受人尊敬的武林怪杰称为“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
侠家拳王隐林,广东南拳之大侠李胡子从四川云游到广东在肇庆鼎湖山庆云寺挂单,把侠家拳传给僧人王隐林(又名王飞龙),王隐林到广州后还俗,在黄沙兼善街开设武馆授徒,把十二支桥,小罗汉,虎鹤相斗,大罗汉,侠家刀、枪棍等拳械套路传给王汉荣、王伦(王敬初)、蔡懿恭、王林开、潘鉴等徒弟,广州洪家拳邓龙对侠家拳表示欣赏,便让儿子邓锦涛拜王伦为师,邓锦涛传给他的儿子邓镇江。
王隐林在广州传授了七个高徒,其中王伦一脉传给邓锦涛,王林开一脉传给吴肇钟,吴肇钟发挥了侠拳的鹤形特点,分支白鹤派,蔡懿恭一脉向海外发展,称龙长老是喇嘛,故又分支为喇嘛派。
绝技:侠家拳,侠家拳械,拳套有四套:十二支桥,小罗汉,大罗汉、虎鹤相斗,器械有单刀,左把枪,九点十二枪响棍等。
九龙拳黄澄可,生性善良,宅心仁厚,天资聪敏,乐於助人。本为乡村赤脚小子,万事不强求,後离开家园往省城,面对人生种种考验与经历之馀,先後得一代宗师陆阿采、黄麒英、铁挢三等人指点武学,经历大大小小生死切磋搏斗,融会贯通各家之大成,终自创出一套刚柔并重,变化无穷的“九龙拳”。国难当前,不惜联同众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