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2/4 页)
迎,我乃卫国商人,秦国丞相吕不韦是也!”吕不韦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对玄影他们说道。
“原来是谱写吕氏春秋,集百家之长为一身的杂家代表,吕不韦先生,你好,你好!”玄影有点小拍马屁的说道,对于吕不韦,玄影可以说还算有有点儿好印象的,虽然吕不韦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比起十大奸臣来,还算是小儿科的人物。
吕不韦,战国末期卫国著名商人,后为秦国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任秦国相邦十三年,其门客有三千人。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奇货可居。
杂家本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家,其内容很多与方术有关。杂家的代表一是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另一是编撰《吕氏春秋》的吕不韦。杂家在历史上并未如何显赫,虽然号称“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实际上流传下来的思想不多,在思想史上也没有多少痕迹。现代科学越来越细化,“杂家”这称号,现在基本上说的就是此人没有专业本事,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意思。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任秦国丞相,卫国濮阳人。吕不韦是阳翟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门下有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玄影他们在和吕不韦溜须拍马了一下之后,便开始了这一次的挑战,因为之前玄影对吕不韦说了一些好话,所以吕不韦也并没有很为难玄影他们,只是问了几个比较有名的问题而已。首先就是和吕不韦密不可分的两个典故,“奇货可居”和“一字千金”。
异人是秦王的庶孙,在国外作人质,车马及日常供给都不充盈,生活窘困,郁郁不得志。阳翟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去邯郸,见到嬴异人,说:“这是可以屯积起来卖好价钱的奇货呀!”于是前去拜见异人,说:“我可以提高你的门第!”异人笑着说:“你先提高自己的门第吧!”吕不韦说:“你不知道,我的门第要靠你的门第来提高。”异人心中知道他有所指,便邀他一起坐下深谈。吕不韦说:“秦王老了。太子宠爱华阳夫人,而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能够确立嫡子继承人的,只有华阳夫人。你兄弟二十余人中,你排行居中,不太受重视,长久在外做人质。等到大王去世,如果太子即位做秦王,你很难和那些早晚在君王面前的人争得继承人的地位。”异人说:“那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穷,在这里作为人质,没有什么能够献给别人来结交宾客的。我吕不韦虽然不算富,也愿意拿出千金为你到西边去游说,让她立你为继承人。”异人于是点头说:“如果能实现你说的计划,我愿意分割秦国与你共享。”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