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2/4 页)
场的情势。
同斐迪南一样,扬克尔也看到了被切断后路的三万骑兵进攻法布尔都城瑟瑞斯是一招好棋。但在他心中,他确信李宇轩是绝对不会留给对手这样危险的破绽,他一定有什么应付的方法,可具体的方法会是怎么样的呢?
三万骑兵,现在的法布尔王国绝对没有一支军事力量能够在在平原上面与之相抗衡,即使指挥官是”家园”的家主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一支军队。那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选择骑兵不擅长的攻城战来挫败斐迪南和他的三万骑兵。可是,按照法布尔的兵力而言,他们在都城瑟瑞斯的守军绝对不会超过五千人啊,即使有坚固的城墙,也不可能抵挡得住自己方面优势兵力的攻击。但反过来说,万一他们在瑟瑞斯驻扎了一万五千名的士兵,那缺少后勤补给的三万纽英曼骑兵必然将会折戟在该城城下。
扬克尔不愧为纽英曼帝国甚至整个大陆西部的“第一名将”,李宇轩预先设定的计谋终究没能瞒过他。
第十章
意识到斐迪南军眼下的危机,扬克尔绝对无法无动于衷。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兵海德城,攻占这座城后向身处前线的斐迪南军提供补给,以便在瑟瑞斯城下与法布尔军决一死战。而且,一旦攻占了海德城,那法布尔的王太子托克也会同他的父亲般,不可能再对这场战争有任何政治上的影响。到时,瑟瑞斯城恐怕会不攻自破。但是,到底分配多少兵力去进攻海德城,由谁来负责这场战役。不论是“狂狮”坎普或是家主李宇轩,显然都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对手。或许当日自己不应该将拦截法布尔援军的任务交给斐迪南,由自己亲自率军也许就可以避免局势陷入如此境地。
在苦无将才以及兵力方面的限制,扬克尔放弃了分兵攻打海德城的计划,将目标放在了索朗山谷中的法布尔主力军身上。对于整个战局而言,与索朗山谷中的法布尔主力决战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利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够一举消灭这支军队,那即使自己的三万骑兵被消灭,也不会改变敌我双方的优劣态势。
在扬克尔的吩咐下,副官将一张索朗山谷的地形图摊在扬克尔面前。
索朗山谷是一处三面环山的大峡谷,长约二十里,宽度有四里,整个山谷只有朝东一面有一个宽达百步的出口。虽然纽英曼帝**已经将山谷内的法布尔军围困了约一个月,但坎普早已事先将相当数量的粮食撤入山谷中。根据扬克尔的估计,那些粮食足够让五万法布尔军支持一个半月,而且敌军中有一万五千名的骑兵编制,那些战马也足够他们再支撑一个半月。因此,在难以迅速解决这支主力部队的情况下,扬克尔惟有分兵向法布尔境内快速推进,以便能够早日平定整个法布尔王国。可惜的是,斐迪南碰上了李宇轩这个难缠的对手,导致了整个战场局势出现了不确定的因素。
其实,在近一个月围困中,扬克尔也曾经几次试图率军攻入山谷,但都被坎普借助有利的地势击退,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万般无奈之下,扬克尔才放弃了原先速战速决的打算。但现在的情势已经发生了变化,万一斐迪南的三万骑兵真的在瑟瑞斯城下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法布尔的主力军依旧没有被消灭,那整个战局都会倾向于法布尔一方。在胜利的鼓舞和法布尔王太子的正统旗帜下,许多地方贵族必然将组成联军支援此刻已经被占领的海德城。到那时,仅凭自己手中的六万将士,绝对不可能应付两线作战,而要想从纽英曼本土调集军队,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一次入侵法布尔的十万军队包括四万帝国南线边防军,四万帝国北部边防军与两万从帝国各地征调的军队。整个纽英曼帝国现在除了帝国北线边境的十万正规军以外,只剩余了不到五万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再增派兵员到法布尔战场。在帝国北部的边境上,普鲁士帝国常年驻有十五万大军。从北部的边防军增调兵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唯一的选择就是由皇帝启动战时兵役法,向整个帝国征召新的兵力。可一旦那样,无疑是向大陆西部另外一个帝国宣战,战争将不可避免。由此可见,现在的法布尔战场对于纽英曼帝国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着整个大陆西部未来的政治格局甚至大陆势力的重新划分。这也是李宇轩为何介入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他的”家园”挥军东进前,他绝对不允许大陆西部出现一个如同天龙这样强大的对手。
必须先解决坎普!
扬克尔在面对索朗山谷地形图时在自己心中暗下决心。
既然你坎普一心想突围,那我就要让你永远见不到援军的影子。
一场将近十万人的大决战在纽英曼帝国“第一名将”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