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3/4 页)
行动,基地的训练场内如火如荼的开展着体能训练。
犹太小伙子和中国老兵,在一群德国军官的呵斥下,扛着大圆木在奔跑。布斯曼中校铁青着脸,站在吉普车看着自己的手下们。
新定制的蔚蓝色维和军服还没到位,维和队员们不得不身穿德式沙漠迷彩服,戴着德式钢壳,持着德式的武器。不明所以的人,还真会认为那霸湾这里,有一群德军的漏网之鱼存在。
海边滩头的上空,圣骑士中队的直升机密密麻麻的盘旋着。清华大学的学子们,已经成为了维和部队的空中骄子。
慰问完“阿拉伯兄弟”的李浩,仰着脑袋羡慕的看那些天之骄子。羡慕归羡慕,李浩可是从未想过,自己去学习驾驶这些不成熟的玩意。甚至都警告自己,不到万不得已,坚决不乘R…4直升机。
圣骑士中队中队长威廉问道:“老板,您的队员我已经训练的差不多了。您那时答应我的报酬什么时候兑现啊?”
“啊!威廉,你的薪水我可是按月足额发放了,还有什么报酬啊?”李浩疑惑的问道。
“天啦!您该不会是忘了吧?我们刚到龙华机场的时候,您可是跟我说过,每训练出一个飞行员,就给我额外奖励三千美元的啊!现在我已经给您培训了四十二名飞行员,您应该付给我一万两千美元。”威廉惊叫道。
李浩这才想起,自己好像给他说过这样的话。不过其他的教官都以为是笑话,教了十来天之后相继离开上海回了美国。只有威廉这个可爱的家伙留了下来,并坚持到了现在。
“没问题威廉,我答应你的肯定会兑现,这个月发薪水我就给你补上。”李浩笑着说道。
威廉兴奋的跳了起来,大叫道:“老板,您真是太慷慨了!如果您需要,我可以再为您培训四十个飞行员。”
“哦!威廉,你太贪心了!我养不起更多的直升机和飞行员。西科斯基公司生产的直升机太不牢kao了,你算算,这段时间的配件更换,花了我多少钱!”李浩一个劲的埋怨道。
“老板,事实上我早就想向您提这个问题了,我们向西科斯基公司买零部件比买飞机还要贵,不如我们再买二十架飞机,把它们拆下来当零部件使用。这样会给我们省一大笔钱的。”威廉兴奋的建议道。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李浩暗自决定,再买六架直升机,拆下之后作为零配件使用。
李浩笑道打趣道:“威廉,你真是个幸运的家伙!你要知道,你是我们保全公司薪水最高的人。不但有中队长的固定工资,还有飞行员补贴,另外还有培训奖励。今天晚上你应该请客,请我好好的吃一顿。”
荣一心的电报终于到了李浩的手上,李浩这才想起把三万人送到了印尼,并没有和荣一心打招呼。
李浩立即给杜月笙发电。让他编个理由让荣一心放心,至于怎么编那就是杜老板的事了。
汤姆捧着大把的美元,忙于采购工程机械和建筑材料,一直没时间给李浩汇报购买护航航母的事。而是在百忙中给李浩来了一份电报,请他给那艘直升机航母取个名字。
考虑到改装的直升机航母,执行的是维和任务。李浩感觉船的名字应该与维和有关,但又不想用“和平号”或者“维和号”这么老土的名字,最后竟然大笔一挥,来了个“和谐号”!
算算时间,离去联合国报道还有十二天。他立即给负责摄制组的朱明发电,让他催鲍勃导演加快拍摄速度,争取六天内完成所有的拍摄。然后跟自己一起去美国,在那里进行胶片冲洗、剪辑以及后期制作。
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他还想带领摄制组,去拍下自己的“和谐号”直升机航母。
傅斯年与胡适亦师亦友,同气连枝。自从在胡适的邀请下,加入到琉球群岛“影子内阁”后,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琉球这块试验田的谋划中。
对国民党政府观感很差的傅斯年,对GCD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1945年7月,他曾经去了趟延安。
M赞他“五四”所为,却没有想到深深的刺痛了他那颗内疚的心。傅意味深长的回答道:“我们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刘邦项羽”。
更有趣的是傅斯年求字,M提了个“今日闻陈胜、吴广之说,未免过谦,故述唐人诗以广之”,给他题了一幅唐人章碣的《焚书坑》,其中名句即“刘项原来不读书”。同去的黄炎培对中G是大为折服,兴奋地写了一本《延安归来》。傅斯年对M的观感非常不好,无疑也传导到了胡适。
身为北大的代校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