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2/4 页)
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是读了四年大学,再加上三年的研究生,如果这样轻易放弃了,〃机会成本〃就太大了。如果一开始他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他就能降低个人选择的成本。问题是,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他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而是顺应〃潮流〃报考了热门的管理专业。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今年高考结束,我同事的孩子建宁取得了较好成绩。在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把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计算机专业。我问他,你是不是非常喜欢计算机专业?他摇了摇头。我说既然你不是非常喜欢这个专业为什么还要报?他说,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大学毕业出来好找工作。
各位读者,你们发现没有,建宁上大学选专业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而是从将来好找工作的角度出发,像他这样来选报专业的人太多了。在我们这个社会中,许多人的职业选择或专业转换都是由于盲目追赶社会热门职业,甚至一时的冲动、一时的兴致,在几分钟或者一瞬间做出的。一次和某人的随意谈话,一个步父辈后尘的决定,一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一次朋友发出的合作邀请,让〃就业市场〃而不是你的头脑左右了你的方向。
某杂志曾经对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搞过这样的调查:你喜欢所学的专业吗?有40%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不喜欢〃。
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数字!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有40%的大学生不是在快乐地学习,而是在痛苦地或无奈地学习。当一个人在痛苦地、无奈地学习时,这种学习就很难是智慧地学习,很难是创造性地学习。因为,只有当一个人视学习为快乐时,他智慧的源泉才会被发掘,他的创造的潜能才会被激活。
很不幸,这位研究生是这40%的大学生中的一位,而建宁也将要成为其中的一位。
怎么办?这位研究生是继续沿着现在的这条错误之路走下去,还是立刻转向富有激情的音乐、表演或娱乐领域?
如果他继续沿着现在的这条错误之路走下去,付出的代价就越大,机会成本就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而他一辈子只会挣扎在失意、痛苦和无奈之中。长痛不如短痛,与其这样麻木地、毫无激情、毫无希望地生活下去,不如当机立断……投身于自己喜欢的事业中,过上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典型案例分析(2)
管老师:
你好!看了你的书以后,我的感触很大,我决心要做一个追梦的人;但我有一些问题感到很困惑,特向你请教。
你在书中说,人一定要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施展自己的天赋才能成功,所以我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经过思考,我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我的兴趣是:研究人类潜能。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对记忆、速读、气功之类感兴趣,在上学时总是对那些能提高成绩的方法和技巧感兴趣。现在还对潜意识、开发右脑、催眠感兴趣。总之,凡是与潜能开发有关的事都能激发我的热情。
这样的发现令我高兴,也令我担忧。高兴的是终于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担忧的是我的这些兴趣是不是太不切合实际了?所以我很困惑,真希望你能给我点建议,帮我指点一下迷津。
同时,我在网上进行了美国盖洛普公司的天赋测试,知道了自己的五大主题天赋是:伯乐、个别、体谅、完美、审慎。虽然测出了天赋,但我真的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我。在我身边没有什么人可以求教,只能向你求教,真希望你能把我从迷惑中解救出来。
云中阳
[分析]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施展自己的天赋,这是我从自己人生奋斗经历中得出的观点。在上面这个案例中,云中阳经过思考,终于知道了自己的兴趣是什么。其实他只要在〃人类潜能开发〃这个领域选择一个小的项目,如记忆、气功、潜意识、开发右脑等,深入研究下去,成为这个研究项目的专家,我相信他的一切梦想都能够实现。
山东有线电视综艺频道的导演韩升君。他在上高中时就对人类大脑潜能开发产生了浓厚兴趣,经过深入思考与比较选择,他决定把记忆作为突破口。从1990年开始,经过十年漫长时光的摸索、实践,韩升君逐渐探索出了一套提高记忆的方法。利用这套方法,一篇千把字的文章他看两遍就能背诵,并且还能连标点符号都一个不差地背下来。
掌握了这套方法后,韩升君决定要试试自己的〃能力〃究竟有多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