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2/4 页)
,罗马军的撤离并未使罗马文明所造成的影响就此告一段落。毕竟四个世纪以来,罗马文明一直是不列颠人生活的基础。
不过,罗马撤军势必使不列颠的四方之敌虎视眈眈。凯尔特人和罗马人合组而成的不列颠人,注定要被另一支入侵的民族征服。不列颠人数百年来在罗马帝国的羽翼庇护下,安居乐业,自卫能力因而低落。从未臣服于罗马统治的凯尔特部落,从不列颠西边的爱尔兰岛进犯。另一批凯尔特人与皮克特人,从北边的苏格兰入侵。三支血源与文化相近的日耳曼民族:撒克逊人(Saxons)、盎格鲁人(Angles)和朱特人(Jutes),也由欧陆大举来犯。
上述部落中,撒克逊人构成的危险最大。航海技术精湛的撒克逊人突击不列颠南海岸与东海岸城镇,沿着河流向内陆推进。他们原来的目的只是要抢掠财物,但是到了公元四五○年,他们在不列颠东南岸的据地,却成了永久的屯垦地。罗马文明被部落生活取代,基督教向异教神明低头。
罗马军撤离后的数年间,不列颠诸领袖中势力最大的为威尔士的部落首领沃尔蒂格恩(Vortigern)。据信,他未受到罗马与基督教的直接影响,但在罗马统治不列颠的最后几年中,他曾担任边疆辅军,协助保卫边界和平,对罗马帝国贡献良多。罗马撤军后,沃尔蒂格恩经过几次结盟与征服,控制不列颠泰半地区。
他所面临的是生死存亡的艰难处境,当时有位史学家作了最坏打算,他对时局描述如下:
罗马人如今已撤军,放弃不列颠,局势混乱而凄惨……在酷热干旱的仲夏,大批人群驾着马车从苏格兰倾巢而出,这批来势汹汹的人是可怕的英格兰人和皮克特人,两者风俗有异,却同样嗜血。他们发觉不列颠人的旧盟友(罗马人)出发返国,不再归来,遂厚颜无耻地霸占北方。派驻哈德良长城城垛抵御入侵外族的,却是一支军纪涣散亦胆小如鼠,不敢挺身御敌的部队,由于怠惰已久,根本不堪一击。同时,赤身露体的敌人带赤钩武器挺进,把可怜的不列颠人从城墙顶活活拉下,重重坠地。这样的死还算痛快,因为他们不必像其父兄一样受尽活罪。
亚瑟王(4)
沃尔蒂格恩最害怕的,就是皮克特人与凯尔特人构成的威胁,因此,他和朱特族领袖亨吉斯特(Hengist)与霍萨(Horsa)缔结和约。他把不列颠东南部的土地割让给朱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面积大于后三者原本在此处屯垦的地区,他并且同意年年进贡。而三者
则援助沃尔蒂格恩对抗北方的入侵者。
沃尔蒂格恩的和约并没有维持很久。天下恢复太平,但不出数年光景,撒克逊、盎格鲁及朱特等三个南方部落,全部要求割让更多土地。
沃尔蒂格恩同意割土,但提出交换条件,要求减少为维持和平而进贡给亨吉斯特与霍萨的款项。这项条件未获接受,和约破裂。沃尔蒂格恩领袖地位尽失,撒克逊人又开始掠夺其屯垦地附近一带,在罗马撤军的廿五年后,撒克逊人意图控制全不列颠。
不列颠的领导权如今落入了安布罗修斯(Ambrosius)之手。他的王国建立在不列颠西南部,独立于沃尔蒂格恩的势力范围之外。重要的是,他和沃尔蒂格恩有两点不同。其一为,他受古罗马组织与战斗的方法影响至深,他自己可能出身于定居不列颠的一个罗马家族。其二为,他和手下的兵卒皆为基督徒。基督教在公元二世纪来到不列颠,虽然在沃尔蒂格恩的时代,不列颠岛民有许多仍为信奉多神的异教徒。但受罗马文明影响最大的贵族,似乎多半是基督徒。安布罗修斯自然不会重蹈沃尔蒂格恩的覆辙,信赖异教佣兵来保卫不列颠。
安布罗修斯率领的不列颠保卫军,和亨吉斯特领导的撒克逊、盎格鲁及朱特入侵军,在许多方面形成对比。安布罗修斯的军队规模不大,仰赖中央组织制度、有纪律的训练以及罗马人引进的骑兵制度。不过,不列颠人作战,是因为情势所逼不得不如此,他们的目的是要终止对罗马生活方式的威胁,这种生活方式带给他们和平富足及共同的目标。他们从事的是解放战争。敌人则虽为数众多,但并未采行中央组织制度,而以家族和部落形态作战。他们对家族效忠,作战手段残暴,他们对失败的唯一定义是,以未能战斗至最后一刻为羞耻。他们为作战而作战,追求的报偿是到处劫掠以致富,充实自己的荷包。他们并不想发展成一个国家,或屯垦开荒。对他们来说,只要能达到致富的立即目标,一切就大功告成。此外,身为基督徒,很多不列颠人相信,现世的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