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曹军。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赤壁决战,曹操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进逼关头,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终以弱胜强。此战为日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作为中国古代著名战例被载入史册,都是曹操指挥的,可结果恰恰相反,为什么?曹操可谓是名垂青史的英雄了,就在他身上验证了老子的精彩论述:“轻则失根,躁则失君。”给后人留下了活生生的学习案例。
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与鲍叔牙等大臣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呕心沥血。而当管仲病重时,桓公担心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他的相位,便来到管仲病床前,问政于管仲,当时大夫宁戚、宾须无已先后去世,桓公问“鲍叔牙如何?”,管仲答“鲍子是个正人君子,他善恶过于分明,如果仅仅是好善尚可,但他记人一恶,终身不忘,没有人能容忍得了”;桓公问“隰朋如何?”,管仲答“隰朋不耻下问,过家门而不忘国事,是很好的人选。只可惜他与我形同喉舌,我一死,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的”;桓公问“易牙如何?”,管仲答“易牙为了迎合君王的口味,不惜杀掉亲生的爱子,做成美食给你尝鲜。但,人情莫爱于子,他对儿子如此,何况于君呢”;桓公问“竖貂如何?”,管子答“竖貂不惜阉割自己的身子,来尽心侍候君王。但,人情莫重于身,他对自己的身体如此,何况于君呢”;桓公问“卫公子开方如何?”,管仲答“开方舍弃卫国的侯爵,前来投奔齐国,其父母去世,也不回去奔丧。但,人情莫亲于父母,他舍弃千乘之国,其势必有超越千乘国的贪婪”。桓公不解地说“平日里,没见过他们有什么贪图呀”,管仲说“平日里,他们之所以不会张狂,是因为我等老臣在,而我等一旦去了,他们就会专权的”。
老子说:“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句话好像是在说管仲。
管仲去世,桓公拜隰朋为相,果然,不到一年,隰朋也去世了。桓公任用鲍叔牙为相,可是,桓公离开了易牙等三人,竟然饭不香、睡不安,不久,就又重用起易牙三人。鲍叔牙愤愤不平,从政不到二年,就忧愤而死。由此,易牙三人专权自高,各树其党,争权夺利,全不把桓公放在眼里。以致,桓公孤零零地死在深宫,其死尸在床67日无人搭理。齐国也因此陷入动荡、战乱中。
鸿门宴
鸿门宴
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有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就派人去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占领关中称王,让子婴做国相,想把所有的珍珠宝器都归为自己所有。”项羽非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要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有四十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崤山以东时,贪图财物,爱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赶快攻打,不要失掉时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这个人,是项羽的叔父,平时一向与侯张良友好。张良这时候跟随着刘邦。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详细把事情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说:“不跟我走将会一起被杀。”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跑离开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
张良就进去,把情况详细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张良说:“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刘邦回答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进来,秦国所有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自然是不如人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有了紧急的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和你的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