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介分推”。对此,介子推没有象壶叔(一名陶叔狐)那样,主动请赏。他说,晋文公返国,实为天意,介子推却认为忠君的行为发乎自然,没必要得到奖赏,并以接受奖赏为耻辱,狐偃等“以为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介子推无视狐偃等人的夹辅之力是错误的,但其中丝毫没有对晋文公的怨恨;没有对功名利禄的艳羡。有的却是对狐偃,壶叔等追逐荣华富贵的鄙夷。介子推隐居绵山,成了一名不食君禄的隐士。
《吕氏春秋》云,介子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邻居解张为子推不平,夜里写了封书信挂到城门上。晋文公看到这首诗后,后悔自己忘恩负义,赶紧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隐入绵山。晋文公便亲带广众人马
前往绵山寻访。谁知那绵山蜿蜒数十里,重峦叠嶂,谷深林密,竟无法可寻。晋文公求人心切,就下令三面烧山。没料到大火烧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没见。晋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后放火,周围绵延数里,火势三日才熄,介子推终究没有出来。后来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将一段烧焦的柳木,带回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此后,“足下”成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又命人葬之于绵山,秦二世时迁葬于故里裴介村。并改绵山为介山,以警戒自己的过错。将一山岗定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地——介公岭,将介子推母子隐居的岩洞改建成介公祠,并立“介庙”于绵山脚下柏沟村南的柏树林之中,又命将定阳县改名为介休县。
固然,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的言行处处渗透着迂腐愚昧的成分,但是,介子推“舍身赴义”的洁芳善行,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大丈夫精神的渊源。介子推不言禄的行为也是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为如此,黄庭坚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宋 黄庭坚《清明》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构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奸伪欺罔、人世谬举的愤懑,他的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从更深层次上看,在介子推身上蕴涵着对祖国的深沉赤诚的爱恋之情。晋献公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而重耳则成为振兴晋国的希望。介子推的行为是他笃信爱晋国须爱重耳的自然表露。也许,正是这种对祖国的挚爱,才是人民永远怀念介子推的根本原因。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当其无
第十一章:当其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笔者字面理解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装车轴,才有车子的作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才有器皿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开门窗造房子,当中空的地方可放东西和住人,才有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所以,有价值的器具,起作用的是空间。
笔者感悟
本章老子给我们阐述了一个重要的哲学思想:留足空间才能游刃有余,换言之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善架车的驾驶员,能够确保终生平安,驾驶技术只是其中的一方面,给对方留有足够的空间,才是确保自己安全的关键。这个哲理非常重要,我们做人、做事,眼睛不能只看到自己,不能要求别人给自己提供多少空间、多少方便,这种要求可能永远都做不到。马上能够做到的是自己给别人提供空间和方便。
“留足空间”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人心中早已存在,而且还根深蒂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时曾写的对联,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中国人常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