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2/3 页)
她和两个孩子一起环在怀中,只是环在技术呢腰间的双臂骤然收紧,将她紧紧拥在他胸前,紧得令她不能喘息。
“父王,你快卡死我了。你和阿娘说吧,我和哥哥先走。父王又哭又笑的,难看死了。”子恕极力的在轩辕恪的怀里挣扎着出来。
百里懿羞涩的笑了笑,牵了子恕的手,出了出去。
轩辕恪一语不发,喉间滚动,抵着锦瑟额头的下巴已长出胡荏,扎在她脸上微微刺痛。
锦瑟亦闭目不语,将脸伏在他衣襟上,嗅到熟悉的强烈的男子气息……
她缓缓抬头看他,从嘴唇到脸颊,从眼底到眉峰,一寸寸流连过他容貌。
他的双颊更见清瘦,坚毅如削。
她还是在眼角的余光中看到了这是陌生的环境,不禁诧异的问,“恪,这是哪啊?”
“我们的新家,以后,你,我,子恕和百里懿再也不用分开了。”
“是吗?”她笑,“那感情好,恪,把小阿九,镜娉儿和段宇也接来吧,好长时间没见他们了,怪想得慌的。”说完,轻轻抿起红艳的唇,抬眉嫣然一笑,恍如盛放在春末里的白色蔷薇,即使在夜色里也掩不住的夺目。
轩辕恪斜倚着榻上鎏金阑干,不知道从哪吹进来的风凉似玉,拂在额际,一种刺痛,无声无息间蔓延开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沙哑着嗓子说:“好,我们明天就去接他们来。”
绝歌唱晚(大结局)
2。
记传
辗转乱世,浸透了多少鲜血孤魂!
轩辕恪凭着一双铁肩,终归担起了天下,统一了混乱的南诏。
同年九月,轩辕恪宣告天下,建立南国,自立为王。
孤傲固执的子涵,满怀恨意的子涵,也终归俯首称臣。
因顾及轩辕琪临终前的誓言,轩辕恪终归没有攻打都城,允许子涵依旧在都城称帝。
唯一令轩辕恪遗憾的是,锦瑟曾经骄傲的仰头,告诉他,要他带着她一起走到阳光下,建立自己的南国。可是,现在,她已经在渐渐的忘记过去。
连她说过的这些话,也悉数忘了干净。
金秋十月,举行登基大典。
那日,轩辕恪沐浴斋戒,筑坛南郊,坛高三丈,按着三才。长四丈,按四时。阔五丈,按五行。上级三百六十步,名曰君坛。中级四百九十步,七七曰祖坛。下级一百九十步,九九为将坛。上圆为天,下方为地,中正为人。坛的四周,竖着二十四面赤帜。坛上分五方,东方属木,色青,插青旗十二面。
历天子上座,受百官朝贺,是行君臣礼,台下奏中和之曲,晋德之舞。
代圣君,皆列位坛上,坛下奏大乐,继以熙和之曲,文德之舞。
当下由太史官,宣读国号曰南诏锦和,建无曰清世,改这年景宁四年为锦和清世元年。
又跪着代诵祝文道:维锦和清世元年,天下之大元帅,皇帝臣轩辕恪昭告于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天地神祗历代圣君之灵曰:天地之威,及乎四海。日月之明改元清世,建国南诏。从斯扫尽大理丑类,肃清跳梁。一统乾坤,万年岁月。沐浴虔诚,斋心祈告,专求协赞永荷洪庥。尚飨!
定帝都太和,分内外皇城。
又着内务府发出国帑,兴土木,建筑宫殿。
随之,册立武王妃轩辕氏为皇后,册立皇子恩赐为太子,大赦天下,改元锦和。
八月后,宫殿落成。
因为轩辕恪初践大位,万事都从俭仆。
那宫殿建设只求雅观,不事富丽。但虽不见得画栋雕梁,却也金碧辉煌。
除了政事,剩余的时间,轩辕恪每每都伴着锦瑟。
她日日忘事,几年后,甚至连子恕,阿九也忘记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皇后,不知道轩辕恪是南诏的国主。
段宇已去,锦瑟的病状无人能治。
而轩辕恪也自知自己时日不多,但仍然清晰的记得,锦瑟曾经说过,要去,她也要先走。
有时,忍不住长叹,她这样忘记了也好。
至少,他走后,她不用孤苦。
朝中事物繁忙,轩辕恪长感劳累,自觉早生了华发。
奇迹般的,锦瑟的面色丝毫不变。
似乎青春已经在她的脸上停驻了下来,不见一丝老态。
轩辕恪命令子恕,百里懿天天一大早,就来寝宫为锦瑟请安,他日日清晨伴着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