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地率部反击,很快便打垮敌人的进攻。可是,挺进师唯一的一部电台却在战斗中被打坏了,使挺进师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从此,挺进师就和党中央及上级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就是在这样异常艰难的情况下,粟裕毅然率领着挺进师,怀着革命必胜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转战在闽浙边区,在敌人老巢点燃了熊熊的革命烈火。 挺进师到浙西南迅速建立起红色根据地,使敌人深感恐慌。敌人先是纠集大批保安团对挺进师发起疯狂“进剿”,遭到失败后,蒋介石命令卫立煌、罗卓英率敌主力部队对挺进师进行大规模的“围剿”。针对敌我力量异常悬殊的情况,面对敌人的残酷“围剿”,粟裕将在井冈山时期从毛泽东、朱德那里学习和掌握的斗争经验,同现时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游而击之的战术,同敌人周旋。部队时分时合,神出鬼没,常常将敌人搞得晕头转向时,我军突然又以猛烈的火力打得敌人鬼哭狼嚎。在三年艰难困苦的敌后游击战争中,粟裕率领的挺进师不但没有被剿灭,反像滚雪球一般发展壮大起来,并建立起大片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敌人。 193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强烈呼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中,蒋介石被迫放下“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1938年春,粟裕奉命率部开赴皖南同其他各路新四军部队会师,加入新四军的战斗序列。粟裕所部被整编为新四军第2支队第4团第3营,张鼎丞任第2支队司令员,粟裕任第2支队副司令员。4月底,粟裕奉命组建先遣支队,被任命为先遣支队的司令员,钟期光任政委,先期率部开赴江南敌后,执行战略侦察任务,为主力部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创造条件。为了树立新四军的威信和坚定人民群众的团结抗日信心,粟裕决定,找日本侵略军打一仗,而且必须打一个胜仗。他的想法,得到随后率领第1支队主力开来的陈毅的全力支持。这一仗,就是卫岗伏击战。 卫岗,位于镇江以南约30里处。是镇江到句容的必经之路。粟裕通过侦察发现,在这条公路上每天都有60余辆日寇的汽车通过。卫岗一带山高林密,居高临下,是伏击敌军车队的好地点。6月底的一个雨夜,粟裕率领着一支80多人的小分队趁着夜色的掩护于拂晓赶到卫岗,埋伏在预定伏击地点。上午8点左右,随着第一辆敌车的出现,粟裕以枪为令,战士们的机枪、步枪一齐向车上的日寇射出愤怒的子弹,敌驾驶兵两眼一翻,还不知出了什么事便已一命呜呼。失去控制的车子掀翻在路基旁。这时迎面又开来三辆敌车,听到枪声,日军纷纷爬出车来,妄图纠集起来,抢占高地进行反击。粟裕率部冲出埋伏地,如猛虎下山一般压向敌寇,不一会就解决了战斗。此次伏击战,我军共击毙日军少佐土井、大尉梅泽武四郎以下共30余名;击毁汽车5辆,缴获长短枪20多枝,以及钢盔、日钞、军旗、军刀、军服、军被、食物等无数。新四军在卫岗打响第一仗的胜利,为新四军在江南开创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庆功会上,粟裕赋诗一首,以纪念这次战斗的胜利:“新编新四军,先遣赴江南,卫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此后,粟裕率部转战在江南敌后抗日战场,一边广泛团结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一边积极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对敌人是找着打、遇到打,大大小小的胜仗一个接一个。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粟裕率部同日伪军作战300余次,歼敌6000多人。一时间,“粟司令”百战百胜的美名,传遍江南敌后。  
粟裕小传(3)
不久,为了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党中央决定新四军向更加广阔的江北发展。时任中共中央东南局书记兼新四军副军长的项英却畏惧敌顽的势力,竭力阻挠新四军过江开往苏北。陈毅、粟裕等人一边同项英的错误言行作坚决斗争,一边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积极为渡江做准备。1940年7月,粟裕率领江南新四军突破敌顽的层层封锁,渡过长江,与陈毅会合。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渡江北上的江南指挥部改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正副政委分别由刘炎、钟期光担任。陈毅和粟裕等人看到,新四军要想东进黄桥,在这块战略要地上站稳脚跟,发展苏北抗战,同韩德勤为代表的敌顽的一场决战在所难免。韩德勤时任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司令,手下有10万大军,是臭名昭著的###专家。 这场决战,就是著名的黄桥决战。9月,韩德勤亲率26个团的兵力共30000余人,气势汹汹南下,叫嚣要将陈粟所率的江北新四军消灭在黄桥地区。党中央指示,陈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