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其实,早在当初,当极擅诗赋的严助、朱买臣二人结盟陷害致死刘彻的宠臣张汤,严、朱二人又勾结了另一极擅诗赋的淮南王刘安意图不轨时,皇帝即如大梦初醒一般,终于发觉了文学创作中贯穿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他在自己的诏书中就指出淮南王、衡山王谋反,就源于“修文学”、“怵于邪说”(《汉书&;#8226;武帝纪》)。
因此,待到刘安等人被*而死后,刘彻虽然还忍不住创作过一些骚体作品,但鉴于刘安等人的教训,他逐渐认识到要在政治上统一思想、稳固政权,就必须摈除那些所谓的“邪说”,因而便对楚辞的进一步解读与传播开始有所冷落。这于元狩元年(前122)以后大汉朝堂之上楚辞创作的沉寂局面,也略可体现他的这种故意冷落的态度。
其实,中国文学和政治的关系本来就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密切得多:“在古代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尤为紧密。在文学研究中,如果绕开了社会政治,避而不谈社会政治,就无法真正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在意蕴和艺术精神。”(《汉魏文学与政治》)。
而皇权干预文学创作,这样就必定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既难以获得,文学也就难以得到其充分自由的发展:不是一派“歌功颂德”,就是一派主流意识形态。
3、死葬茂陵
公元前87年,御宇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一代雄主终于闭上了自己疲倦的眼睛。
还在他弥留之际,他便为自己的儿子精心选择好了未来的辅政大臣:霍光、上官桀、金日磾等人。其中,霍光(霍去病的同父弟)不仅忠诚可靠,办事能力也特别高,他在刘彻身边二十多年,做事从没出过岔子,因此极受信任。
刘彻死后被葬在了茂陵,此陵乃是从他即位第二年就开始修建的,直至死的时候,历时53年。同时,这也是汉陵中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也是最奢侈豪华的陵墓。它建筑宏伟,墓内殉葬品极为豪华丰厚,史称“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可惜今天它还没有被正式发掘,我们还不能很真切地感受到那种震撼。
自汉唐以来,政要学士,文人墨客等更在茂陵留下了无数的诗文墨迹、楹联匾额,遂衍生了光彩夺目的“茂陵文化”——如“汉家天马出蒲梢……茂陵松柏雨萧萧”(唐&;#8226;李商隐)、“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唐&;#8226;李贺)、“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金&;#8226;赵秉文)等等。
而据今天的考古学家们称,刘彻的老爹景帝刘启的阳陵附近就发现了上万具尸骨,他们都是因修建阳陵而致死的,大多是一些因参加此项工程被累死、折磨死的刑徒。可想而知,茂陵周围又不知道有多少冤魂在环绕着它,在为我们后人讲述着那一个个哀戚的故事……
虽然“汉武大帝”刘彻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位比较有争议的封建帝王,但总体上肯定的评价还是要多于否定,比如曹植就赞誉他道:“世宗(其庙号)光光,文武是攘,威震百蛮,恢拓土疆,简定律历,辨修旧章,封天禅土,功越百王”。他一生及其时代有多达25项的政治、文化等创举,更开疆拓土、征伐四夷,大大地拓展了中国的战略空间和大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嘉惠乃至而今,可谓功不可没。
尤其,那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又显然是不确的。
总之,*人物已远远超越了自己的时代,尽由后人去细细评说吧。只须多加意的是,他是一个男人,更是一个帝王——我们世俗的爱与憎、是与非注定了对他无效。
主要参考资料:
1、罗义俊《汉武帝评传》
2、杨生民《汉武帝传》
3、《汉武帝刘彻百谜》
4、《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
5、《汉武帝与西汉文学》
6、《汉魏文学与政治》
7、向斯《宫禁后妃生活实录》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接手汉桓帝留下的摊子(1)
引言
对比自己的远祖汉武帝刘彻的*盖世,衰世登上帝位的刘宏就显得不幸多了,这是一个怎样让人不安的时代啊。曾经,他也很聪明,他也很好学,他也很文艺,他也愿意积极向上,他也希望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得好一点。可是,一己的力量又似乎太单薄了,而他的个性也太柔弱了,他对一切自己所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