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如果一定要答复,虽然抗战胜利的客观条件存在,如不发挥主观精神,就会沉沦下去。
最重要的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当然要人民支持,人民还是决定浮沉的。”
有记者问:“叶总谈离开广东十年的感想,似乎未讲出真情。
叶总是‘前度刘郎’就有许多感触才是。”
叶剑英站起来,复述唐朝诗人刘禹锡被贬遇赦回京重游玄都观时写“前度刘郎今又来”这首诗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大家说:“现在是什么时候?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此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如果不去考虑大局,不搞好全民团结,不努力去争取抗战胜利,而像一些旧诗人那样计较个人恩怨得失,那就不配作炎黄子孙!”他这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宽广胸怀和伟大气魄,使与会者深为敬佩。
叶剑英又热心耐心地回答了记者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到了中午时,忽然传来了紧急警报声,八路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指挥大家疏散掩蔽。
在疏散前,画家郁风拿着当场画好的叶剑英的速写画像请他签名,叶剑英从容不迫地看了一下,微笑着在画像上签了“剑英”二字。
这幅速写的画像连同叶剑英演讲全文一同刊载在《抗战大学》1938年第一卷第8期上。
演讲一文还由统一出版社出了单行本,这个单行本就是用郁风为叶剑英作的速写画像做封面的。
这次记者招待会对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击日寇,挽救民族危急,坚持抗战到底,争取最后的胜利,起了促进作用。
5月5日,叶剑英应民主爱国人士黄慎之先生的邀请,乘船至顺德碧江,专程看望广雅中学师生。
这所著名的中学原在广州,因避空袭转移到农村。
那一天,校长黄慎之早早带领教师、同学到码头列队迎候。
上午10时,一艘小炮轮伴着和煦的春风,迎着旭日,徐徐驶进碧江靠岸。
在一片掌声中,叶剑英身着中山装,风度翩翩,与郭沫若夫妇一行下得船来,走向人群。
叶剑英不顾旅途劳顿,到校以后,没有休息就步入一所由旧祠堂改建的“振响楼”,向集合在那里的广雅中学全体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
全校师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叶剑英用纯熟的客家话从分析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转入正题,精辟地阐述抗战基本条件,最后,谈到中国抗战的前途,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中国的前途,正如大海茫茫,今天中国的命运,正处在民族革命的高潮中。
我们不得到自由,就是在这波涛中沉没。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五篇(6)
但是,这个命运是由我们去决定的。
青年的同志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希望各位努力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求得中华民族的自由,努力前进!”叶剑英整整讲了两个小时,在全场听众阵阵的热烈掌声中,走下讲台。
他又关切地询问学校的情况,才和大家一一握别,缓步走到江边,乘上小火轮,向广州方向驶去。
当年听他演讲的青年学生欧舜初激动不已。
多年以后,已改名为欧初的这位广东省的领导同志、著名诗人在自己的诗中写道:长驱拔剑起英年,老爱黄昏夕照天。
羊石举旗倡义早,香洲靖乱指挥贤。
烛奸拒虎关全局,决胜屠鲸载史篇。
记得战时聆讲演,碧江到处灿红棉。
叶剑英在广州小住期间,还出席了他在国民党军的故旧和梅县同乡、同学、亲朋好友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
他在席间题词署文,诗歌酬答,激励抗战斗志。
有一次,叶剑英的同乡和云南讲武堂的同学广州警备区司令部参谋长曾其清设宴招待叶剑英,并邀《抗战大学》主编陈华和他的女朋友廖琼(中山大学学生,中共地下党员)作陪。
曾其清请来嘉应菜馆的厨师温哥做菜,别有风味。
开席不久,青年诗人蒲风到来。
曾其清请蒲风入席,共同畅饮。
蒲风带来他出版的一批诗作,于是话题很自然地转到诗歌上面来。
叶剑英对蒲风说:“看样子你还未到三十岁,就这么丰收,真不简单。”
蒲风说:“请叶总多多指教。”
叶剑英说:“我看写诗著文,不光要求数量,更需要注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