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直到半夜,才看见一大队的人,打着火把从山路上下来。长长的火把队伍,像一条火龙在山道上蜿蜒着。
“打赢了!县大队打赢了!”人群里喊着。
何老三和狗蛋爬到旁边的坡上去看,攀着树枝,看得更加真切。一路人疲惫地扛着挑着,松松散散,软塌塌地从山路上过来了。黄贤堂等人笑着,招呼着,迎了上去。
何老三见后面的团丁都挑着黑乎乎的包袱一样的东西。他仔细地看,由于太远,看不清楚。
“狗蛋,你看,他们挑的是银子吗?”
“因该是吧,要不干嘛挑着。走下去,我看见我爹了”
果然,远远看见火把下,何老拐和雷队长他们,在接过黄贤堂他们送上的包子,大口地吃着。
下面的人群里喊了起来:“打赢了啊。打死了十九个棒客,看看,把脑壳都剁下来了。”
“啥眼水吗?那挑起的挂起的,你当是啥?是脑壳!!”
雷队长等人吃过喝过后,走到垭口前的人群前,雷队长挥了挥手:“回去,回去。没啥好看的。回去给大伙说一声,王锅盔被老子打日塌了,打软了,跑四川去了。要看明天到镇上来看,把这些贼脑壳都挂起来,让大家看个够。”
何老拐撇着嘴,一副很威严很神气地样子,招呼围观的人群散去。
狗蛋扯着嗓子喊:“爹,爹!”何老拐才看见,冲狗蛋说:“你跑来干啥,回去给你娘说一声,我这两天不回去。有任务。等会还要喝酒呢。”
狗蛋笑嘻嘻地,神气地东张西望。何老三知道他在显摆。何老三也看见了自己的大哥成仁,卖力地挑着四个,黑乎乎的人头。被剁下的人头,用布巾兜着,挂在柴棒棒上,露出几缕头发,在阴凉的夜晚,有些渗人。
何老三打了个寒战,抱紧了胳膊。
十九、
县大队首次进山剿匪就获得成功。在柳西县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原定在柳河镇举行的庆功大会,转移到县城去举行了。刘县长亲自主持了大会。
据说是万人空巷,都拥挤到县城河坝子的老戏台去,看一看棒客是不是传说中的红发绿眼睛。遗憾的是,那高高悬挂在戏台边树杆上的十九具人头,除了发黑外,没有什么特别的。到是纷纷议论着,这区区十九具人头,就算剿灭了九里坪的棒客?
“尽管,这次县大队进山剿匪,没能全部剿灭九里坪的土匪。但也重创了匪部。打破了王锅盔匪部不可战胜的神话。给我们下一步的剿匪工作,增加了信心嘛。剿匪工作将是个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全县的父老乡亲们支持的……”
“十九具匪人的尸体就是证据嘛,说明我们的县大队在雷队长的带领下,训练有方,作战有略,勇猛顽强啊。在这次剿匪战斗中,我方无一人伤亡。却把匪部赶跑了,打跨了。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刘县长站在老戏台上,发表了讲话,并当场向参加剿匪的县大队,颁发了奖金。当然,参加领奖的还有何老拐和何成仁。
县上的有识之士和知名绅士还纷纷发表倡议,要为这次剿匪竖碑立撰。曰:“环柳皆山也,林木茂密。不知何许之时,有匪屯于九里。施淫威于山民,掠财物于集市。民不能耕,贾不能商。十室九空,弃耕废野。然,有识之士,振臂呼之,其民从之。于民国**年五月,由雷氏为首,率柳西子弟兵入山剿之,战于二郎崖。浴血善战,破贼而归。斩贼十九首悬于城南,倾城皆欢。特立此碑……”
雷队长很满意这碑文,就是建议将“雷氏”两字直接改成他的大名。
刘县长嘴上说好好,心里埋怨没由提及他的大名。
柳河湾里有很多人那天都去了县城,赶热闹。黄贤堂、何大清一帮乡绅们也去了,他们最关心的是资助给雷队长的剿匪的银两和粮食,什么时候能归还,当然最好还有那三成的利息。让他们焦急的事,雷队长似乎没这回事一样。
黄贤堂、何大清他们在县城里被挤得半死。还没能见到雷队长一面。更让他们可气的是,在柳河跺个脚地都要抖三分,在城里却没人搭理他们,把他们当一般的乡下人看。
黄贤堂和何大清他们,到城门楼子下的牛老幺的店里,等了很久,才吃上一碗面皮子。黄贤堂很不高兴,出来就嘟囔着说:“狗屁,什么牛老幺,我看还不如咱们柳河的刘歪嘴的面皮子好吃!”
何老三没能去赶热闹。他被四少爷拖着进了南山。
四少爷说,这仗打得很蹊跷。
何老三扭不过四少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