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历史就是重复的悲剧
溥仪,一位一生充满争议的末代帝王,很多人都有一个假设,如果当年太后老佛爷没有把她从醇王府内抱走,那么他的一生也许就没有这么多的沟沟坎坎,但是历史并没有如果,三岁的溥仪进宫登基,他的父亲载沣以二十刚出头年龄成为了清代的第二位“摄政王”,在此之前,清代的的上一位摄政王是多尔衮,溥仪比不了顺治,载沣更无法与多尔衮相提并论,同样的职位,但是因为掌权者自己能力的天壤之别,所以他们留给后人的评价同样也是相去甚远。
坦承而论,不管载沣父子如何的胸无大志或是能力不足,大清的灭亡原因也不能全部归结于他们两人身上,溥仪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后唐李煜,宋钦宗赵桓,明思宗崇祯一样,是祖宗造孽,而殃及自己。但后几位不同的是,他们的帝国灭亡之后,另一个新起的强大政权迅速发展壮大,让这些末代之主完全失去了中兴之念,但是溥仪不一样,大清亡国之后,中国一盘散沙,*共和治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信仰了数千万年的封建制度中国人民和割地军阀所接授,所以民国从成立之初就一直疲于应对中国内部的诸侯争霸,就是这样一种混乱无序的局面,让前清的旧人看到帝国还有一丝光复的希望
政治的历史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评述,五个人现在的重点是马老太爷曾经说过的那支特殊的队伍,那支只针对中国文物而设立的特殊队伍,它们在战争年代究竟找到了些什么,又把它们藏到了什么地方呢?
转过一天,五个人又把老太爷给围了起来,豆子和小米给老太爷捶腿捏肩,吕方和王进忙着给老太爷端茶倒水,先把老人家伺候舒坦了,然后再想办法打探点消息,老太爷的心情看来也挺不错,于是朝陆北伸伸手,示意把房间里的一个小箱子给拿了出来,箱子打开,里面没有什么古董,只有厚厚的一摞相片。
“你们想要找的东西全都在这里!”老太爷指着箱子
五个马上包围了箱子,拿出里面的相片,相片全都是几十年前的东西,所有的相片上都的时间注解,标的都是满洲“康德”和日本“大至”年号,时间集中在1935年到1945年的十年之间,文物相片可能是用来做资料用的,拍摄的相当清楚,相片约有两千张,大到铜鼎小到鼻烟壶,无不华美异常,材料也包括了金银玉石,字画陶瓷,让见多识广的的豆子也吕方也不由得目瞪口呆。
“老太爷,这些文物你们是怎么找到的?”吕方捧着相片,略带激动的去问老太爷
“由日本人的特高课和南满铁路配合搜集情报,有偷的,有抢的,有买的!”老太爷脱口而答
“哦~~”,吕方若有所悟,转过来继续观察相片。
相片中的文物多为金银首饰和翡翠珠宝,还有大批的金质佛像或是青花古瓷,并没有青铜漆器和丝绸字画,这样的情景就意味着文物不仅来自清陵而且还有大批文物被毁!
东陵事件发生的当天,被打开的慈禧陵内多为美石金玉,这些贵重的东西全部被孙殿英的部队拿走,手上照片中的文物大多也都为这一类,而同时被打开的裕陵内最多的则是书画古籍,因为乾隆皇帝有相当的艺术鉴定与欣赏能力,所以他收缴了众多名画名贴孤本典籍存于裕陵,但是孙殿英的部队大多是草莽出身,只识金玉,费尽艰苦打开的地宫内只有一些他们看不懂也欣赏不了的书卷画轴,于是一怒之下全部撕毁!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着悲剧,五代之时,温韬盗挖唐太宗昭陵,同样是只求金玉的他把陵中收藏丰富书画名帖撕毁无数,高宗饱读史书,一定对这个曾经的灾难有所了解,但是他却一如继往的选择把书画珍品带收陵寝,也许他是出于对自己“十全老人”的自信,也许他是出于对大清帝国繁荣昌盛的自信,但是这种自信在他弥留之际已经出现了颓势,可是他因为高高在上,无法一眼洞悉。灾难终于降临,1928年东陵裕陵地宫之中,一声惊天巨响,乾隆皇帝不仅珍宝尽失,而且被盗墓者凌辱尸首。
如果说老佛爷陵中的珍宝丢失算是可惜,那么裕陵中的书画而更多的是一种可悲,金银玉石固然珍贵,但是相对于书画来讲,书画更是中国文明的一种传承,中国的历史因为有了文字所以才绵绵千古,所以说字画才是中国最为重要的国家宝藏,在二十一世纪的拍卖会上,两亿多人民币的元青花让吕方很惊喜,五亿多的乾隆粉彩让吕方很愤怒,只那个四亿多的黄庭坚字贴让吕方很坦然,虽然他对字画没有太多的研究,但是他知道中国书画会有这样艺术价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