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3 页)
称‘是’。老子三人都想请玄清到自己的地盘休憩,玄清也挺矛盾,干脆谁那儿都不去。四人让道童们在山脚一处池子边摆起了几桌果酒。
四人都是道行高深之士,聚在一起自然难免论道,相互印证一番。由老子先开口:“吾常以为,道者无为,存乎一心。今次听鸿钧老师讲道,体悟更是深刻。无为之道,无尽焉。”
原始天尊也阐述了自己的道:“天地大道,万载不更,须明之,立也。故讲先天之重,天资高者,可得道。天资低者,此生无缘。”
通天言:“天地大道,万载不更,可截之,破也。故凡是天地生灵,不论山石草木、飞禽走兽都有其证道之路。”
玄清思虑一番,才缓缓道出了自己所悟的道:“师尊言,大道三千,条条可成圣。成圣之法止有三,世间万物各行其道,种种不同。道有五十,天衍四九而遁去其一。”
玄清这边刚说完,原始和通天就杠上了,老子是无为,而原始、通天,一人求立,一人求破。观念不同,故就此争执起来。
原始:“通天师弟言山石草木、飞禽走兽都可得道却是大谬,那等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怎可得闻那无上大道。”通天自然要反驳:“同是天生地养哪来的高下之分?只要有毅力,蜉蝣之物也可得道。”眼看二人越争火气越大,都快要直接拿起宝贝干架了。
老子一言不发,显然是等玄清处理,毕竟他是在场诸人的大师兄。玄清开口了:“灵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万物生灭得其所,得道者众,不论天资高低,但凭根性深浅。”“二位师弟所争论的,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正可相互印证,取长补短。”
听了玄清一席话,三人包括老子都是一阵沉默,若有所思。通天想了想问:“大师兄的‘道’为何?”答曰:“我之道,求泽被众生,以众生之道全我之道。鸿钧师尊言证道之法其三,我却皆不取。万物万事都有一线生机,这证道之法也绝不止三条。”
玄清说完,看着三清都是一副半知半解的模样,微不可闻地摇了摇头。“三位师弟,如今正巧四清齐聚,可为这昆仑山众生讲一场道。算是做过一场功德。”本来通天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听到玄清说有功德拿,马上两眼放光。
“大师兄说的是极,师弟没有异意。”看他那样好像恨不得举双手双脚赞同,老子和原始也都表示没问题。
四人说好由通天开始讲道,依次是原始,老子最后是玄清。命人撤去了果酒,取来四个蒲团,四清分坐。玄都在一旁朗声道:“开天第一圣人鸿钧师祖门下亲传弟子,盘古四清今于昆仑山讲道,昆仑山内生灵皆可来听道。”说着自己找了个离四清最近的位置席地坐了下来。
昆仑山也不愧为洪荒少有的福地洞天,化形**的生灵不在少数,更别提开了先天灵智但是不得修炼之法的小妖小怪了。听到有圣人门徒,还是开天的盘古大神元神所化的四清要讲道都忙不迭的蜂拥而至。
好在这些生灵都很有自知之明,依照道行高低从近到远按顺序坐好,没有半点拥挤、嘈杂。
“吾为那盘古上清。今讲大道,尔等听之。”通天也不啰嗦,自报家门后就开始讲道“违背大道之心。失卸至道玄微。心之迷惑。万恶之首。心之觉悟。有善之端也。大道无名。强名曰道。道者。太空之真气。无体无形。道者。人生之至宝。无声无色。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旋转阴阳。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先天大道。生于鸿蒙之始。混于虚无之中。塞于太空之间。无形之始。有象之先。道在先天。生阴生阳。唯有动静。包罗万象。”
通天讲完,原始自然接下去:“盘古玉清。”“夫。先天之气。弥罗造化。无形无象。无始无终。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至纲至微。至妙至玄。儒曰太极。道曰金丹。释曰正觉。散之万殊。归为一本。包罗天地。生育万物。胎卯湿化。昆虫草木。皆在壳中。运行旋砖。气者物之。由造化而成物。物者气之质。由造化而赋气。天地者。大道之气所生。万物者。太玄之精所化。夫一为阳。地二为阴。”
再到老子,介绍更简单了“太清。”“夫。道之大。生育天地。可以包罗万象。可以弥纶太虚。可以格物穷理。可以旋转乾坤。日月照其明。春夏顺其序。阴阳以分昼夜。寒暑而成岁时。日诸月往。循环不息。荫阳两者。造化之本。阳主义。阴主利。西南阴方。东北阳方。阳主生。阴主杀。消长分焉。缩慝别焉。干者健也。阳中之性。而带刚也。坤者顺也。阴中之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