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老外们在中国建立租界,马上就感到人手不够,码头人头混杂,流氓势力众多。于是法国人在原来的巡捕房中开始找一些中国人当巡捕,这样可以以华治华,法国人就成为了租界生物链的最上层,为了更保险,有意无意地还扶持了一些帮派的崛起,青帮就是这个时候登上了上海的舞台,与其让各个小流氓团伙打打杀杀,还不如护持起一个听话的,更好控制,所以以黄金荣为代表的华捕们和青帮成为了法租界维持“秩序”的主要力量,他们其实就代表了一种权力和垄断地位。
别说在十六铺混日子的杜月笙要找生活,在那里做生意的小老板哪个不是干脆入了青帮做小弟求保护,小杜转悠了半天,终于认识了一个在青帮里有个字号的“通字辈”小头目陈世昌,这个青帮里基层骨干其实也没有多大本事,就是到处找些小弟,从他们手上抽点头而已。
要说杜月笙,还的确有些资本。天生一副精干聪明人的长相,很讨人喜欢。陈世昌觉得这个小弟未来一定能给自己多捞点油水,在一次招募弟子的机会中,把他拉进了伙。
当时青帮招募弟子的仪式大概如下:
第一步报名号,在开香堂仪式中,任何人都不能答错一个字。小弟们要进入,还要找一个推荐人,他会在仪式前问你的名号,杜月笙便说:“我是杜月笙,特来赶香堂。”
第二步开门问“此地抱香而上,你可有三帮九代?”
“有!”
“你带钱来了吗?”
“129文,内有一文小钱。”
这些问题答对了,青帮的庙门算给你打开了,进了这个门,就能见到陈世昌和更高辈份的一些人。
第三步净身,从本命师起,按着辈分次序,一一净手。净手代表淋浴,算是从此换了个人生吧。
然后把预先准备的拜师帖和红包呈递上去。
陈世昌收齐了拜帖,要威严地喊了一声:“小师傅们受礼!”然后讲起青帮帮规及帮内各种切口、暗号、动作、手势……。
就这样杜月笙成为了青帮悟字辈的新人。
在租界内,杜月笙必须面对的是这两个部门:工部局和公董会。
上海工部局成立于1854年,相当于租界内最高的行政机关,部局的总管就是市政府的首脑,即市长,董事就相当分管的副市长。英法美可以雇佣武装巡捕,也就是培养自己的武装,就是这个工部局做的好事情。
工部局做得比较经典的事情,就是当上海第一次出现了汽车后,那些自己没见过汽车的老外在工部局开了好几天的会,终于做出了个“伟大”的决定,把汽车编入马车的牌照号码。后来上海汽车市场和欧洲大城市一样火暴,干脆就开始收牌照费了,还有每个季度还要出公路保养费。规定自备车季捐费5两,出差车季捐15两。出差车大概就是和公务用车一样性质的吧,好的牌照当时需要二三十两黄金才能拍到,当时一年上海要拍出600张牌照,算是汽车消费大市场了,反正在工部局的“领导”下,中国人在租界享受外国人的待遇,比如房子,1854年,工部局规定,自己的人在上海买房子,要交房捐,也就是买房税,占总房价的4%,而我们中国人要交8%。
讲到车子,当时工部局引进了德国外号“亨斯美”的豪华马车,根据1900年的统计,当时整个上海拥有“亨斯美马车”者不足10人,中国人拥有第一辆这样的马车是申报的老板史量才,拿了几十万辆银子从德国人那里高价买过来的。有这辆马车的人,被当时的上海老百姓称作为“大亨”,大亨这个名词也由此而来,杜月笙要成为大亨要整整二十多年后了。
这个工部局干得最让人气愤的事情,就是中日开战以后,他们竟然在中国的土地上宣布中立,真把自己当主人了。
公董局完全是法国人的发明,法国人要在自己的租界范围建立自己的小王国,1863年干脆就在法租界里建立了公董局,执行董事就等于是法租界最高的行政长官,公董局很快就有了华人董事,靠打架出名的张啸林和靠鸦片起家的杜月笙后来都当了几年的公董局华人董事,而黄金荣又是公董局的执法机关巡捕房的华人总探长,你说这个格局,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吗。
公董局在自己的租界范围建立了个小法国,规定在霞飞路也就是现在淮海路上经营的商店必须用彩色玻璃装饰,大家在法国梧桐的包围下,走在淮海路上,到今天是不是还有些法国的异国情调,这真不知道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
公董局做过一件记载到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