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什么也藏不住了。侯君集把自己的这段经历说给了李世民听,归纳出了藏兵先要藏饷的道理。李世民听得津津有味,他问侯君集道:“你是想再用一回老办法吗?”侯君集告诉李世民,这次他想做得更彻底:先找商人借钱,用商人的钱发饷买粮,等打完仗再由朝廷还钱还利给商人。如此一来,就连户部、兵部的账簿上都见不着蛛丝马迹了。李世民连声称绝,猛地一拍侯君集的肩膀,说道:“户部、兵部没有账户,就意味着朝廷根本就没有这支兵!整个朝廷都被瞒住了,更何况颉利?君集啊,没想到你这个猛张飞也会使起绣花针了!”侯君集笑着说:“这也是让人血给喂出来的呀。”
李世民又问:“那些商人就不会把事情说出去吗?”侯君集摇摇头说道:真正做生意的人信用就是饭碗,他们死也不会吐出主顾的一丝秘密的。飞虎军几千兵马,一年的开销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李世民担心没有商人拿得出这么多钱来。侯君集却告诉他:“我认识的那位商人拿出这笔钱不难,不过这么大一笔数目,恐怕得陛下您亲自出面做保了。”
李世民假意瞪了侯君集一眼,然后笑道:“你这是在将朕的军呀,好吧!为了你练出这一支精兵,朕就放下身子一回,你说个时间,朕亲自去替你借钱。”侯君集一脸感动,连连鞠躬道:“臣谢主隆恩!”
第二天,侯君集引着李世民、房玄龄等秘密来到了他所说的那个富商家中,原来就是安康公主常去学琴的窦家。因为襄阳的那段渊源,侯君集和窦乂很熟悉,彼此倒不拘束,他向窦乂说明来意,告诉他自己是替皇上来借修洛阳离宫的钱的。他挤眉弄眼地对窦乂说道:“窦老先生,我们打交道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皇上借钱,你要的利可不能高了。”
窦乂怎么也不敢相信当今天子会驾临他的府第,他战战兢兢地道:“不知朝廷要借多少钱?”陪侍在李世民身侧的房玄龄说:“五十万两白银,利由你来定。”
一直站在窦身后的一个少年说道:“既然是皇上借钱,这利我们就不要了。”说话的是窦乂的义子慕一宽,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下四个字来:“百万两银”,然后拿起一枚印章落下,双手奉到李世民面前道:“凭此字据,可在小人长安的几家商铺里随时支用。”
贞观长歌十 飞虎(6)
李世民颇为吃惊地看着他说道:“一百万白银一年的利钱可不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慕一宽拱手回答说:“皇上连翠微宫都舍不得修,向小人借钱要办的定然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儿。小人生长于斯,舞不动刀枪,但也该尽一份力量。我想,家父的心思也一定跟小人一样。” 窦乂赞许地点点头,这父子二人的作为让李世民颇受感动,他将那张纸递到侯君集手里,然后走到书案前,看着窦乂说道:“朕也赠你几个字!”说罢,提起一管毛笔写下了“大唐义商”四个正书大字。
烈日炎炎,校场上立着一百多条军汉,汗水从他们的脖子上不断淌下。微服的李世民领着房玄龄、侯君集等人从营门走了过来,李世民看了一眼校场上的军汉,问房玄龄道:“这些人是从什么地方过来的?”房玄龄回答:“是从河东几千名府兵里挑过来的,共一百五十人!”
李世民走过这支队伍,在校场前的大帐中坐下来,看侯君集开始挑兵。侯君集朝身边一个亲兵使了一个眼色,亲兵抱起一捆箭放到侯君集面前的几案上。侯君集问:“数清楚了,是一百五十枝吗?”亲兵大声答道:“回大帅,一共一百五十枝。”
侯君集抽出一枝箭,用手指一弹。迟德立高喊:“第一行第一名出列!”
一个士兵走出队列,迟德立一指几十步外的一道箭靶下令:“站到那里去!”那名士兵跑到靶下,侯君集猛然张弓搭箭瞄准了他头上的箭靶,久久地引弦不发,现场气氛紧张起来,渐渐地箭靶下的那名士兵身体开始发抖,突然弦声一响,他扑通蹲下,箭头刷地飞入靶心。
侯君集冷冷地对迟德立说道:“让他走吧,下一个!”
就这样连着试了几十个人,面对飞来的羽箭,没有一个不发慌的,侯君集露出失望的神色,当一名士兵甚至吓得晕倒在地之后,侯君集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道:“谁敢来,自己走过去。”
一名大个子士兵神色从容地走到靶下。
侯君集伸手一摸,拿起一枝箭来正要搭在弓弦上却发现这枝箭没有箭头,侯君集脸一沉,一扭头,那名给他抱箭来的亲兵吓得扑通一声跪倒:“是小的没有细验!小的再也不敢了!”侯君集没有理睬他,抬头看了迟德立一眼说道:“按飞虎军的规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