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哦,买高得!”小姑娘一声欢呼,仿佛遇到什么天大的喜事一样,忙朝后边的马车跑去。
“买高得?”心月暗暗嘀咕了一句,这姑娘是不是古人啊?
这丫不会也是穿来的吧?
她自打来到这儿还没听一个古人说过“哇塞”、“买高得”之类的话呢。
难道京都流行这个?
瞅着那个姑娘往马车跑去的身影,她半是好奇半是失落,这是买还是不买啊?
本来升腾起来的希望又重重地落地:不带这么涮人的啊。
那辆华贵的大马车四周跟着几十个一身黑衣的男人,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看起来像是护卫之类的。
这一群人正是从京都赶过来的,也不知道出来做什么的。
大车后头还跟着一辆小点儿,刚才那小姑娘就是从那小车里跳下来的,只不过心月低着头,没有看到而已。
那辆大车里不知道坐的什么人,反正那小姑娘跑到跟前就那么揭开了帘子,唧唧喳喳地说着。
良久,才听那大车里传出一个温润如和风一样的女声:“妹妹莫要胡闹,这外头的东西也是能随便吃得的?妹妹想吃鱼,前头就有酒楼,我们上去就是!”
分明是看不上这路边的小摊!
拜托!
我一没作假二没哄人,都是货真价实的东西,有什么不放心的啊?
这虽然是路边,不过地面经了一场雨,一点儿灰尘都没有。怎么会不干净?
心月心内狂吼着:这些大家贵族的女子,最是矫情了。好歹遇到一个识货的,竟然还是黄了。
她正愤愤着,以为这桩买卖做不成了,就听那小姑娘不依不饶地对里头那女子说道:“嫂子最会管我!我好不容易碰上一个烤鱼的就不让我吃!又不是要花嫂子的嫁妆,管得那么宽做什么?”
这个时代竟然有小姑子这么有底气?
心月讶然了一会儿就释然了,她家不也有这么个小姑子吗?
那小姑娘说完那些话头也不回地就直奔她的摊儿来了。
好家伙,来生意了。
心月急忙打起精神,笑着招呼那姑娘:“姑娘,这鱼是河里叉来的,上面撒的椒盐面儿也是自制的。干净地很,保管姑娘吃了还想吃!”
“你会叉鱼?”那姑娘拖着裙子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就坐在了心月对面的小马扎上,笑道:“你还会做椒盐面儿?”
本来想说是王大郎叉的,后来想想谁叉的又有什么分别呢。于是就点点头。
见心月点头,那姑娘又是高兴又是疑惑地嘀咕道:“我来了这么些日子也没见有人吃过花椒呢。”
她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京都的人也都不吃花椒的?
心月思忖着,存了试探的意思先递过去一条刚烤熟的鱼,“姑娘没吃过花椒?那有没有吃过茴香、大料什么的?还有陈皮生姜啥的?”
那姑娘咬了一口鱼就乐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陶醉的模样好像从来没吃过好吃的东西一样。
身后跟着一个中年婆子满脸慈爱地拿帕子给她擦着嘴角,不忘小声地提醒她:“姑娘,这可不是在家里,可得悠着点儿。”
“嗯,我晓得。”那姑娘翘起二郎腿丝毫没有大家闺秀的形象,可是待听见心月的问话之后,脸色忽然变了一变,好像是见了鬼一样瞪着她,“你,你说什么?那些东西不都是入药的吗?哪里有人吃?”
哈哈,原来还没人吃过啊。太好了,将来是不是靠着这个能赚上一笔了?
心月想得乐陶陶的,完全没有注意到那姑娘看她的眼神又复杂又迷惑。
------题外话------
首推了,希望点击过的亲们收藏下吧。
三十三章 情窦初开的小娘子
待那姑娘吃了两条烤鱼之后,又多要了几条,说是带几条给自己母亲吃。
心月连忙夸赞了她几句,又找了张油纸给她包了。
那姑娘把油纸包递给身旁的妇人,又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才掏出一串铜钱递过去,“不用找了,就当我给你的小费了。”
“小费?”这个时代也有这种说法?
心月心头一震,伸手去接的时候,那姑娘的手却忽地缩回去了,笑吟吟地说道:“你又是烤鱼又是接钱的,很不卫生的!”
心月这才回味过来,讪讪地也缩了手,却又被她这句话给雷得里焦外嫩。
这时代的人也知道“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