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 在很早的时候,我就产生了要写《业障妖刀》这样一部小说的念头,但真正令我将此前迎合cháo流的小说《梅度沙》暂时停更,直接转入《业障妖刀》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写《梅度沙》时所经历的痛苦,因为那本书并不是我的本意,在那痛苦中我翻然醒悟,创作者如果非要为了写作而去写作,那样的作品其本质必定是生涩而无法经受时间考验的,因此,在我经历了五年前写《千人斩传奇》时的稚嫩到如今“懂得思考”这样的蜕变之后,我想要极力去验证这一点。
另外,我个人对于玄幻小说有着特殊的理解:我并不认同一开始就天马行空的玄幻小说,那样的玄幻小说充其量是神魔小说,真正的玄幻应该是以人xìng、现实为本质,为依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小说的首要前提——合理xìng和逻辑xìng,并在此基础上有发展xìng、阶段xìng的渐入,就好象黄老先生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等不朽名著,只有这样,你的书才会有灵魂,而不是虚有其表。
我一直深信,只有有灵魂的玄幻,才是真正的玄幻,才是真正的小说,这才是我心中的玄幻。
因此,那些抱着一开始就要看到神侠、异能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但只要你继续读下去,你就会觉得这样的故事才是值得读下去的玄幻。
以上就是我想在首更前说的。;
其之一 隐世
() 每把刀都有一个妖灵,就好象每个堕入地狱者都有一个恶灵——《业障妖刀》。
《尔雅》曾记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书中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崆峒,遂以国为姓,而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这是一段详实可查的史料,而我们可以从这段史料开始来认识这座山脉,自平凉城西二十四里的地方,登上这座峰林耸峙、危崖突兀的山脉,他看上去既又北国的雄奇,又透着南方的秀美,但我们可能更关心的是他的文化:古往今来,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的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白居易、杜甫、赵时chūn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和铭文。
但他最为重要的还是在于他道教圣地的地位,从“崆峒”这两个字看来,应该是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
位于崆峒前峡的太和宫处泾水北岸,背山面水,这是一所严格按照《真灵位业图》来建造的官观,这里环境幽寂,人置身殿内,却几乎听不到泾水的涛声,唐龙曾在此赋诗道:“yù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太和宫。”
这里毕竟是轩辕黄dì ;dū曾经亲自造访过的地方,所以殿中供奉的是位于《真灵位业图》最上层的原始天尊,他在道教中是宇宙之主,也是衍化天地万物神圣而又虚无的“道”的象征,他所对应的应该是西方《圣经》里的耶和华。
拓拔元君故作虔诚的轻声念诵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站在至高无上的元始天尊雕像面前,位列天尊左边的是五灵七明混生高上道君、东明高上虚皇道君、西华高上虚皇道君、北玄高上虚皇道君等一批仙官,一共是二十九位,拓拔元君有仔细的数过,右边的是紫虚高上元皇道君、洞虚三元太明上皇道君、太素高虚上极紫皇道君等一共十九为神仙,拓拔元君对于右边比左边少了十位感到困惑,他仍旧显得小心、谨慎,他端详着这些仙官们的身形样貌,他们的五官分布,高矮胖瘦,甚至神态表情都如出一撤,可能只有从他们身着华服的特点来将他们加以区分,但当拓拔元君将《道德真经》、《度人经》、《文始真经》中的一些重要部分念诵完毕之后,他除了从视觉上感到我们的诸位伟大的仙官只是一些五颜六sè的小丑之外,心里头没有任何的感触。
尽管在张真人(张宗演)告戒拓拔元君每天到三清殿诵读真经一百遍,持续七七四十九天,方能洗净浑身污垢以来,拓拔元君一直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