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页)
赵普。
赵匡胤本不想让赵匡义参加这次行动的。赵普却道:“做哥哥的要当皇帝了,做弟弟的焉能不知?再者,匡义兄弟也可以从中增长见识和长干!”
赵匡胤同意了:“军师所言甚是!”
或问:赵匡胤的那两大干将石守信和王审琦为何不在北征的大军中?答案是:石守信和王审琦遵赵普的吩咐各领一支小部队留在了汴梁城。名义上,石守信和王审琦是留下来维护京城秩序的,而实际上,赵普对他们二人有具体而明确的分工:王审琦负责保护赵匡胤家人的安全,石守信则主要负责监视那韩通的动静。
赵普曾嘱咐石守信道:“如果韩通有变,你切莫手下留情!”
石守信保证道:“军师放心,石某会派专人盯着韩通!”但旋即又道:“不过,大哥也曾吩咐于我,说是最好不要流血……”
赵普重重地言道:“石将军,请记住我的话,该留血的时候,就绝不能心软!”
石守信笑了:“军师,你还不了解我的为人吗?大哥一向心软,我石守信什么时候心软过?”
大概是赵匡胤率军离开汴梁后两个时辰左右吧,汴梁城内的后周文武大臣及百姓就惶恐不安起来。原因是,汴梁城的大街小巷里突然出现了一些小木板,小木板上写有五个醒目的大字:点检做天子。
点检是谁?赵匡胤也。那些小木板在告诉汴梁城里所有的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要做皇帝了!
殿前副都指挥使韩通连忙拿着那样的一块小木板找到范质道:“大人,京城内外已无兵可调,剩下的一点军队还掌握在石守信和王审琦的手中,如果那赵匡胤此时回京称帝,我等将为之奈何?”
范质疑疑惑惑地言道:“韩大人,不会吧?赵匡胤率大军是去北上征战,又如何会回来妄自称帝?”
韩通将那块小木板塞在范质的手中:“范大人,这又如何解释?”
范质无法解释,便又拿着那块小木板找到了王溥:“王大人,你对此事有何高见?”
“谣言!”王溥下了断论。“纯粹是谣言!赵匡胤对先帝忠心耿耿,如何会做出背叛之事?再者,赵匡胤如果真有反叛之心,又何必要率军出征?直接在京城称帝岂不省事?”
王溥所言听来很有道理,所以范质也就默认了。实际上,王溥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对赵匡胤还不够了解。赵匡胤不仅想当皇帝,还想着平平稳稳地占了帝位。这样一来,赵匡胤就需要找一个借口了,而率军北上抗敌便是最佳的借口。借北上抗敌之名,将京城内外所有的兵马都带走,则京城中就无人能够阻挡他称帝的步伐了。
赵匡胤率军离开汴梁之后,直向东北而去。军队行进的速度说不上慢,但也说不上快。走了差不多一天,黄昏的时候,军队走了四十多里,走到了一个名叫陈桥驿的地方。
顾名思义,陈桥驿是一个驿站,紧靠着黄河边。赵匡胤下令:部队原地休息,明天早晨渡河。
当晚,赵匡胤在驿站内与赵匡义和赵普在一起饮酒。赵匡胤问赵普道:“军师,一切可都安排妥当?”
赵普回道:“大将军放心,一切均已安排妥当!”
赵匡胤点点头,一时沉默不语,且脸上还若有所思的模样。赵匡义笑谓赵普道:“军师,我大哥好像不乐意当皇帝吧!”
赵普解释道:“大将军不是不乐意当皇帝,而是心中多少有些不忍……”
“这有什么?”赵匡义“吱溜”喝下去一杯酒,“大哥当了皇帝之后,给现在的皇上一个好职位,让他享受荣华富贵,这样,不仅他无话可说,就是那先帝在九泉之下也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赵普连忙道:“大将军,听见了吗?匡义兄弟与你乃不谋而合呢!”赵匡胤自顾笑着摇了摇头道:“军师,你和匡义还是出去看看吧。”
驿站之外,拥挤着后周十万大军。赵普和赵匡义走出驿站的时候,听到许多官兵都在议论着“点检做天子”的事。原来,军中也发现了许多写有“点检做天子”的小木板。书中暗表:这些小木板,包括汴梁城里出现的那些小木板,就像当初柴荣在那座破庙里发现的那块小木板一样,都是赵普暗中做的勾当。
赵普对赵匡义言道:“我们应该去高怀德那儿转转了!”
高怀德正按赵普的吩咐与数十位军中将领在一起饮酒。见赵普和赵匡义走来,许多将领都纷纷起身邀二人同饮。赵匡义坐下了。赵普却直着身子摇了摇头。
高怀德故意问道:“军师,恕高某直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