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页)
“哦,呵呵,老四为什么不给银子?”康熙来兴致,直觉得他们俩的相处挺有意思,难得听到当事人亲口。要不国家元首有时候也需要八卦来放松下。
“不知道啊,府里别人的例银都正常,偏偏不给奴婢,所以奴婢小气也是被爷逼出来的。您不知道,奴婢每年年底给仆人们发红包,都要提前去爷那里支银子。不然他忘,奴婢就丢死人,虽现在也丢得差不多。”要是知道什么原因早就对症下药把自己的银子要回来。不过今股怨气总算有地儿,偷偷告他状出出气。
“哈哈哈,你们两个呀,不过这样也好,不然怎么会注意到菜价的问题!”康熙被程无忧憋屈的样子取悦,而且非常不厚道地没有帮忙的意思。
几日后,船至镇江,李大总管带着船队下运河入长江,直奔南京。康熙带着程无忧、梅家小哥和两个御前侍卫,乔装改扮走陆路微服私访。临分开前,李德全将几千两银票交给程无忧,千叮万嘱定照顾好万岁爷。程无忧看似娴静地听着,只是眼睛直没离开那厚厚的摞银票,险些产生种携款私逃的冲动。原来万岁爷的私房钱还是很多的,不知道昧下儿行不?
行五人在镇江辖内的个小村庄上岸,康熙爷为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穿着打扮尽力简朴,程无忧也换上装,梅小哥因为懂方言熟地理被带在身旁,两个侍卫落小段距离跟在后面。
运河边的小渔村,民风淳朴,井然有序,几个年轻的纤夫蹲在河床根歇脚,妇们忙着织网晒网,几个老人围坐在田间地头的石桌旁聊。看见他们这些外乡人,颇为诧异,热络地和他们打招呼。
“这位先生是路过吧,来喝碗水吧!”一个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的老头儿招呼康熙过去坐下,俐落地到碗白水递到他面前。
“多谢老人家,您老身子骨挺好啊,日子过得还不错吗?”康熙扶着老头同坐,看似随意地闲聊。
“马马虎虎,们村子也就是靠着打鱼和拉纤勉强维生吧。”
“怎么,你们没有土地吗?”
“有是有,不过也和没有差不多。”
“此话怎讲?”康熙皱眉,难道是摊派太多吗?他明明已经下诏,自三十四年以后永不加赋的呀?
“听您的口音是北方人,难怪不知道们当地的状况。我们带因为河床冲刷,湖水坍塌,很多土地都被没在水里面,可是在官府的图册上,我们还要按照原本记载的亩数上税,您们在地里辛苦年还能剩下什么?”
康熙第次听见种法,愣下才问,“难道没有向地方官反映吗?”
“哼,那些大老爷们只管自己加官进爵,哪管百姓死活。”一个小伙子扛着个渔网走过来,“爷爷,留下两条大锦鲤,咱们今也加个菜!”
“呵呵,是小老儿的孙子,小孩子家不懂事,乱话,您别见怪。”老爷子直觉康熙不简单,话间很是恭敬。
“哪里,小伙子的也是实话。”
“唉,康熙爷倒是个好皇帝,诏令永不加赋,只是可惜他老人家高皇帝远,不了解这里的情况啊!”另个老头儿颇为感概地摇摇头。
“听说万岁爷来南巡,小老儿要是能见上一见就好啦!”
“老哥真是老糊涂,就算万岁爷来南巡,见得也是那些大老爷们,咱们这些小老百姓哪能得见?”
“哈哈,人老就是爱胡思乱想么。先生,若是要到镇上只怕得晚上,不如就在小老儿家里用顿午饭吧!”
“如此甚好,叨扰老人家了!”康熙并未推辞,行人跟着老头回到他家。
渔家小院里摆两张木桌和几条长凳,那两条大锦鲤变成糖醋鲤鱼摆上餐桌,老头儿还拿出家酿的米酒来招呼他们。康熙和老头儿边吃边聊,程无忧小心地给他拨着鱼刺。饭菜虽粗鄙,但显然康熙吃得很开心。临走时,程无忧留下十两银子,强迫那老头儿收下。
离开渔村,康熙很轻叹,“百姓良善,朕不亲自看看,又怎知他们的疾苦?”
没人接茬,程无忧当然也没有,当皇帝的如果事必躬亲那就得累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相信他的官员多数是好的。几桩事儿是知道,不知道的还多着呢!只是穿成小秃瓢的小老婆,又不是出将入相的大人,只管混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大清朝的事轮不着来管,管也白管,该亡的时候还得亡!
在小镇寻个客栈歇宿,第二买套马车,两匹驽马。小镇太小,实在没有好马,到有些难为人家御前侍卫。路上解不少民风民俗,也听不少百姓反映的问题。半月后终于抵达南京城。
到传中的“六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