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上的扰动。”
船长所指的当然就是晕船了,但一般都认为这个名词不可以在宇宙号上使用。虽然如此,还是可以发现到很多人都偷偷把手伸到座位下方,似乎是要确定呕吐袋是否在那儿,以备不时之需。
屏幕的影像随着放大的倍数而扩大。有一段时间,佛博士似乎觉得他置身在一架从薄云中下降的飞机上,而不是置身在一架正在靠近最著名的彗星的太空船上。彗星的核心越来越清楚了,它不是一个黑点了,而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它就像是一个迷失在宇宙海上的凹凸不平的小岛,突然又让人觉得它是一个完全自主的世界。
到目前为止仍无法确知它的大小。虽然佛博士眼前的全景不到十公里宽,他还是很轻易地就推算出他看到的是一个和月球一般大的物体。但是月球的周围并没有模糊的东西,也没有小蒸气喷出物(其中有两股特别大)从它的表面射出。
“我的天!”米侮洛维奇大叫,“那是什么?”
他指向核心的下缘,正好在明暗交界处。虽然是那么的不可能,但是那里确实有一道光线在彗星背光的那一面极有规律地闪烁着,每两、三秒钟就闪烁一次。
魏理斯博士提出了他的看法:“我可以用一个符号解释此现象,嗯——”
但史密斯船长立刻抢在前面了。
“我很抱歉让你失望了,米海洛维奇先生。那只是二号探测仪的警示信号。它已经在那里有一个月了,等着我们去取回它。”
“真丢脸,我还以为是有人,或者是某种东西在欢迎我们的来临呢!”
“恐怕我们没有这么幸运,在这里我们只能够靠自己,那信号只是我们打算着陆的地点,它就靠近哈雷的南极,而且目前处在永久的黑暗期。这对我们的维生系统而言较容易支撑,因为在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会高到一百二十度,已经超过沸点。”
“难怪彗星如此明亮,”米海洛维奇大剌剌地说,“那些喷出物看起来对我的健康似乎有害。你确定进入那里会安全吗?”
“这是我们要在背光面着陆的另外一个理由,因为背光面没有任何活动。现在,恕我失陪,我必须回到舰桥上了。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在一个新世界着陆,我怀疑我是否还会有下一次机会。”
史密斯船长的听众慢慢地解散了,而且平静得出奇。屏幕上的影像又变回正常大小,而核心又再度变成一个肉眼看不太清楚的小黑点了。但就在这几分钟内,现在这个小黑点似乎又变大了一点,而且这可能并不是幻觉。在相遇前不到四个小时时,太空船仍然以每小时五万公里的速度迎向彗星。
如果主动力在这个时候发生任何意外的话,就一定会产生一个比哈雷现在的光度还要眩目、还要令人印象深刻的光线出来。
第十六章 着陆
登陆的过程正如史密斯船长所期望的,是渐渐下降着陆的,没有人说得出宇宙号是何时触地的,整整一分钟大家聚精会神地注意着,当旅客们察觉到太空船已经着陆后,大家掀起了一阵欢呼。
太空船停靠在一个浅谷的一端,浅谷四周围绕着大约一百米高的小山丘。原本以为会看到与月球表面类似景观的人都会感到异常讶异,因为这里的构造和月球较坚硬平坦的表面完全不同,这里满是干沙,是数十亿年前被小陨石撞击所造成的。
这里没有一样东西是超过一千岁的,金字塔都远比这些地环景观悠久。每次哈雷绕过太阳就会被太阳的火焰改变并且缩小。即自一九八六年通过近日点之后,核心的外形就巧妙地改变了。
魏理斯好好地综合了各种比喻,告诉他的观众们;“这个‘花生’已变成细腰的了!”
事实上早有迹象显示,只要再绕过太阳旋转几次,哈雷可能会分裂成两个大小相近的分裂体,就像拜拉彗星在一八四六年令天文学家们大感讶异的情形一样。
实际上看不见的重力也是造成这种奇怪景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哈雷的四周围绕着像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幻想的蜘蛛状构造,和即使是在月球上也维持不了几分钟的岩石堆积景象。
虽然史密斯船长让宇宙在深夜的彗星极地着陆(距离太阳的热气有五公里远),但是却有足够的亮度,因为围绕在彗星四周巨大的瓦斯气体与灰尘形成了一个发热的光环,这对极地而言似乎是再恰当不过了,看到它的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南极冰上玩耍的极光。如果这环不够亮,彗星也能提供好几百个满月那么亮的光度。
虽然早有心理推备,但是完全没有色彩仍然令人感到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