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大部和京沪杭三角地区的日军,继续南北对进,对以徐州为中心的中国第五战区形成夹击的战略态势。侵华日军强烈的求战欲望,感染了东京大本营,加上蒋介石出乎日方的意料拒绝其提出的苛刻条件,
第三节重返豫东(3)
坚决不向日本求和,东京大本营遂改变原计划,决定顺应侵华日军的求战呼声,发动徐州会战,要对中国军发出致命一击,以使其永远不得咸鱼翻身。中国第五战区的形势顿时紧张起来。
一开始,“致命一击”是打了出去,结果却事与愿违,之前被认为不堪一击的中国军队,非但没有料想中的一击就倒,反而让日军出师未捷先自栽了个大跟头。轻敌的日军阴沟里翻船了,翻船的地方因此战而名扬史册,这个地方,就是鲁南小镇台儿庄。1938年3月中下旬始,在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在历时半个多月的台儿庄战役中,击溃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中日开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在大规模战役中战胜了对手,蒋介石欣喜若狂,他食之甘味,胃口被刺激得大了起来,李宗仁指挥一帮杂牌军也能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要是再集中更多的主力部队扩大台儿庄胜利的战果,应该也不是异想天开吧。于是,蒋介石陆续从各战区调集大批军队,第五战区的兵力由29个师大举增加到64个师又三个旅,共达约60万人,在徐州摆出与日军一决雌雄的架式。
骄狂的日军在台儿庄结结实实挨了一闷棍,“大日本皇军”的颜面尽失,南京政府又乘机在国际上到处张扬这难得的胜利,日军大本营为挽回面子,也顾不得御前会议“在8月以前绝不向新地区发动进攻”的方针,陆军部向华北方面军总司令官寺内大将、华中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大将发出第84号命令,华北方面军以一部占据兰封以东陇海线以北之地区,华中派遣军以一部占据徐州以南津浦线附近。据此,日军在4月间自平、津、晋、绥、苏、皖一带,纠集了13个精锐师团,约30万军队,兵分数路对徐州大包围。
进入五月,战局已转为对我方不利,为避免被日军包饺子一锅端,李宗仁根据统帅部放弃鲁南苏北的指示,于5月18日命令战区各部按部署分路突围。5月19日,徐州弃守。日军占领了徐州,但是人去楼空,围歼中国大军的计划扑了空。
日军还在与徐州我军激战的时候,前锋第14师团土肥原部已经从濮阳渡黄河向鲁西南和豫东扑来。土肥原部的行动意图十分明显:切断陇海线,既可断绝中国军队东援徐州,又断了徐州守军的退路,还可与华中方面的日军主力相呼应,一石三鸟。
战火向豫东蔓延。李宗仁退幕,豫东兵团的司令长官,该登场了。
徐州会战后期,为策应第五战区的作战,蒋介石从正在整补的中央军抽调部队,组建了豫东兵团。这支兵团大部分属中央军嫡系,俞济时、宋希濂、黄杰、桂永清……个个都是有来头的黄埔系将领,不够分量的司令官还真难以镇得住这些手眼通天的天子门生。谁有资格来执掌这个兵团的帅印呢?蒋介石亲自点将:薛岳。
薛岳,字伯陵,广东乐昌人,生于1896年。当同龄的孩子还过着自由自童年生活的时候,十岁的薛岳已经是广东陆军小学的学员,后入保定军校第六期深造,自此,薛岳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薛岳年纪不大,资格却不嫩,他曾与叶挺同在孙中山警卫团当过营长,不到30岁就成了粤军名将,在内战中是一员积极的剿共先锋。但是在抗日战场上,薛岳当不愧为抗日名将,从豫东会战开始,他将在中国的抗战史上留下若干值得一书的大手笔。上海会战时,薛岳是第19集团军司令官,南京战役之后,他出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主要在苏浙皖地区建立游击区,稳定江南战局。对一个职业军人来说,打游击总不如指挥大规模正规战来得专业、痛快,李宗仁血战台儿庄,在第三战区的薛岳的心情不是隔岸观火,他更像一个在场边坐冷板凳的替补队员,空怀壮志,感叹时不我予。
蒋介石一纸豫东兵团司令官的委任状,令薛岳血脉膨胀,机会终于来了,“看试手,补天裂”!
三
张灵甫对豫东一点不陌生。砀山、野鸡岗、贺村、仪封、毛姑寨,手指划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节重返豫东(4)
过地图上这一连串熟悉的地名,中原大战的往事像电影的闪回镜头,一幕幕赫然在目。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八年前在此对垒的两军,在1938年之春,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