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堂审(第1/3 页)
夜里,周冉的书房外响起了敲门声,原是周夫人见老爷还未休息,特意叫下人前来问候。
家仆并没有打开房门,听到老爷在屋里应了一声后,便行礼离去了。
书房中,新任织造局主官周冉放下手中的硬笔狼毫,拿起刚刚亲笔写就的一封书信,吹干墨汁后小心折叠,放置在一个锦盒之中。
当他走到房门时,仍旧不放心,又返身走回查看了一遍,这才离开了书房。
翌日清晨。
裴嗣从锦绣堂风风火火地来到上官家别府时,看到楚越正坐于堂中,一手拿着账册,一手抓着一把新鲜葡萄。
见裴嗣跨进内堂,楚越咬了一颗多汁葡萄口齿不清道:“来了?吃葡萄不,刚刚洗好的西域葡萄,可新鲜了,多汁而且还很甜。”
裴嗣掀起衣襟坐在她对面,抓了一颗葡萄放入嘴中,果然,这葡萄还是来自西域的最香甜。
“合着我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你怎么没点准备?我们今日不是要登门织造局吗?”裴嗣发出了灵魂一问。
楚越仍旧不慌不忙地往盆里吐了一颗籽,笑道:“哪里需要什么准备?等着吧,会有人前来相邀的。”
裴嗣转念一想,随即微微皱眉,心想道:这还没见面,你就给周冉盖棺定论了?
说话间,林伯匆匆跨进堂内,行礼道:“七姑娘,殿下,织造局遣人过府,相邀七姑娘一叙。”
楚越连忙拿着那串葡萄起身,经过林伯身边时放在了他的手上,这才回答裴嗣方才的质疑。
“非也非也,我与周冉素未谋面,再说了,我上官楚越可从来不会这般揣测人心。只是这织造局与一般府衙不同,这你也是清楚的,他们只与我们这样的商贾之家打交道,有些不得已的场面规矩,哪怕再清正廉洁,也还是要守,这便是在商言商。”
裴嗣自小生在皇室,王宫和官场的勾心斗角,狠厉厮杀他自问都能够应对自如,可这商场,他倒是从未涉及。
虽说表面上的规矩大概了解,可真正内里的行家之道,他也是与楚越相识以来才真正听闻。
望着两人并肩离府的背影,林伯恍然大悟。
化主动为被动,原来,这才是七姑娘公然宣告身份的主要目的。
如今上官氏当家之位易主,民间百姓的态度尤为重要,若是能够得到官府的表态与支持,显然可以事半功倍。
穗城织造局总署。
楚越与裴嗣乘坐着那辆从织造局而来的马车,来到了这座极为古朴的建筑门前。
之所以说古朴,是因为穗城乃临海之城,故此商贸之业发展极早。
这座织造局总署,甚至在穗城正式封都建府之前,便已然伫立于此。
两人在署官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后堂,周冉身着正三品官袍,正负手立于堂中。
听到署官的禀告,这才回身相迎道:“本官前日得知上官小姐来了穗城,故而特此相邀,早听闻小姐在北都的事迹。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楚越倒是清楚自己的身份,顺着杆子往上爬的事情,实在做不出来。
于是弯腰拱手行礼道:“重川城上官世家上官楚越,见过周大人。本就想着前来造访,不料这几日家中俗事缠身多有不便,反倒让大人亲自相邀,得算我的不是。”
听罢,周冉挥手示意两人坐下,并请人上茶。
他轻轻抚须,心想道:别的不说,这上官楚越的为人处事之道,还是挺满意的。
无论是官场还是商场,最重要的不就是这知进退吗?
“不知小姐此次亲下南都,可有什么需要织造局的地方,尽可以直言。”周冉抚须笑言道。
裴嗣见她瞥来的目光,于是笑道:“回大人,我是上官氏商行的账房先生,我们当家此次前来穗城,自然还是为了茶马古道之事,不知大人是否知道个中始末?”
这话说得,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众所周知,周冉跟随在前主官杨城身边为官多年,但两人的关系外界相传甚多,且五花八门,故此他们真正的关系如何,鲜为人知。
就在二人等着他的回复时,怎料他答非所问道:“小姐,不知奕王殿下的尊驾,何时可以抵达穗城?”
吃瓜吃到了自己头上也是没谁了,裴嗣喝口茶都能被呛到。
楚越见状,不禁嘴角浅笑道:“不知大人为何突然提起奕王?这钦差仪仗何时能到,我如何得知?”
“小姐,你与奕王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