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69章 不必客气

第169章 不必客气(第1/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事件终于落下帷幕,林向安长舒了一口气。

自赌坊案发以来,他一直奔走谋划,如今吴家倒台,涉案之人尽数缉拿,县中风波渐息,才真正有了片刻轻松的余裕。

这桩大案能如此迅速地处理,赵泽的助力不可忽视。

按照惯例,涉及抄家问罪的大案,即便县衙再尽力,也需层层上报,来回折腾少说半年。

然而,赵家在朝中有人,关键时刻只需递一句话,案件便能优先处理,审讯、缉捕、定罪,一环紧扣一环,效率远超寻常。

————————时间线回到赵泽刚回来的时候————————

此番回乡,赵泽本是为了探望旧友,未曾想竟牵扯进这场风波,干脆留在县城,直至刘知县将案情查清。

赵泽并没有走科举仕途的路,他的祖父从边镇调回京城任京营提督,而他舅舅一直在京里任职。

这样的背景下,直接被家里安排去国子监读书。

国子监的生源多种多样,既有通过科举选拔的优秀学子,也有因家世、贡献或捐资入学的人。

大致分为四类:举监、贡监、荫监、例监。

举监:指参加京师会试未中进士的举人,由翰林院择优选送入国子监学习者。

贡监:由地方官学选拔的优秀生员(如秀才)送入国子监学习者。

荫监:官员子弟因父辈功勋或官职而被特许入国子监学习者。

例监:通过捐纳银两等方式取得入国子监资格的学生。

赵泽属于荫监,直接入读国子监,待学成后进入军中或锦衣卫。

……

虽然三年未见,大家依旧毫无生疏感。

那天,林向安一行人从县衙出来时,天色已晚,大家虽然满怀心事,却也未再细谈太多,纷纷告辞分开,约定改日再聚。

赵泽决定留在县城几日,让家里的随从不必继续跟随,安排他们先行返回赵家。

当晚,赵泽临时住进了林家的县城宅邸。

现在这里住着的只有林向安、林桥和王和智三人。

几人小时候常一起玩耍,关系亲近。

赵泽住进来,倒也不觉得拘束,反而十分开心。

夜晚,几人围坐在院中,回忆起往日的点点滴滴,气氛轻松愉快。

赵泽和林向安并肩坐着,偶尔插话,王和智则时不时打趣几句,气氛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

聊了一会后,王和智、林桥便离开,留两人单独在屋里说话。

从自己的包裹里,赵泽拿出了一个包裹递给林向安。

“你之前送的酒,我爹特喜欢,他知道你考中了小三元,便托人收集的这些资料,想来对你最有帮助。”

林向安微微一愣,接过包裹打开,看到里面有好几本书。

待随手翻开一本,细看之下,他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这是历年来各地过往乡试的考题,还有当年优秀考生的答题内容。

这份礼物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林向安的预期。

虽然浙江省历年的乡试考题相对容易收集,但其他地方的乡试考题却并非易事。

尤其在这信息闭塞的年代,要获得这样的资料,需要不小的渠道与人脉。

林向安心中暗自感慨,这份礼物不仅是贵重,更是极为实用。

和省城教育资源相比,这边还是太有限了。

这份乡试考题,是他最需要的参考资料,能大致摸清考题的方向,也能使复习更加有的放矢。

他抬头,看向赵泽,眼中满是感激,“阿泽,多谢你送来,回头替我向你爹多道谢。”

赵泽微微一笑,端起茶杯,随意说道,“这是我爹的心意,咱俩认识这么多年,不必客气。”

顿了顿,又轻描淡写地补充道。

“咱俩从小一起读书练武,我了解你,以你的才能必定能在科举路上走得更远,我爹也看好你。”

林向安心中一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期许和支持。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赵泽。

“阿泽,你放心,我定不辜负你和你父亲的期望。”

赵泽轻笑,似乎已经预见到他的回应,微微点了点头,仿佛对林向安的决心充满信心。

“你打算何时参加乡试?”

若是乡试过了,林向安便会去参加会试,那时候就能到京城再见了。

目录
我的钢铁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