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5章 拜师入私塾

第15章 拜师入私塾(第2/3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只好隔着坐了,准备等下课了,让人调换一下。

坐在他俩中间的是一个小瘦子,偷偷地来回打量两人。

见林向安和他对视,他吓了一跳。

还没等林向安和他打招呼,便快速转过头,蜷缩着身子,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

这么胆小,至于吓成这样吗?

也有前排的人转过头来打量的,林向安淡定的和人对视,时不时还轻轻点个头。

有的挺有礼貌,有的不以为然。

大致观察了一眼,班里的其他人,看着都比他俩大一些。

大概七、八岁的样子,正好20人。

看样子学习进度不一样,但因为有新学生,李夫子便先从基础教起。

看着教室内的师生,让林向安有种错觉,像是在华夏幼儿园上课,而来给他们上课的是博士。

博士来教幼儿园,这师资力量,搁以前压根不敢想啊!!!

莫名觉得有点爽,怎么办?

天马行空的想法,被李夫子的声音拉了回来。

“今天新来两位同窗,大家课间休息时,在互相认识。拿出《千字文》,我从头开始教,已经学过的,就温习巩固。”

“《论语》曰:温故而知新。指的是温习已学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领悟。”

“我念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

李夫子上面念一句,学生们在下面摇头晃脑地跟着读一句。

不管认不认识字,先让学会读再说。

在家的时候,林向安已经在家翻开看了两眼,全是繁体字,连蒙带猜,大致能分析出意思。

这会跟着夫子读,才完全确定是什么字。

毕竟书上没有标点,还是竖版,是这样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崑岗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

幸好他知道《千字文》,是四个字一组,不然初次见肯定一脸懵逼。

李夫子声音清冷,吐词清晰,读的抑扬顿挫,听起来非常的优美,感觉是非常好的催眠曲。

不过对于打瞌睡的人,李夫子丝毫不惯着,但也不过分为难,直接让人站起来跟着读。

林向安也不敢托大,虽然认识,但简体字习惯了,以后少不得写字时,多一横少一竖的,还不如保持空杯心态,跟着夫子一字一句的学。

考科举不是开玩笑的,不准有错别字,卷面要干净,字迹整洁,这还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写字上,他认识是优势,但稍有不慎就能变成他的劣势。

人是有惯性的,以前读书是手写,后来基本是电脑打字。

时间久了,有时都觉得自己不会写字了,还是用手机打拼音把字查出来的。

还有本来写的是对的,但看着陌生,感觉像错的。

偶尔会冒出这种不确定感。

鉴于读书不易,不能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看着第一页,书上所有的字体,都是讲究对称均衡。你们看第一个字:天......”

李夫子耐心的逐字解释,会让学过的学生在纸上练习。

然后一个一个的看,边走边指点。

对于林向安和赵泽会多照顾一点,抽查时更耐心,了解两人的学习情况。

赵泽的情况,听他家里人说过一点,李夫子以为他先启蒙过,可能会比林向安懂一些,但没想到林向安更出色。

讲的内容记下了,读的很流畅,字打乱也认出来。

反而是赵泽,虽也认识,但认得有些结巴,不如林向安流畅。

李夫子有些惊喜,这两个五岁孩子,倒是比以前收的学生要好。

尤其林向安,这孩子记忆力真不错,不过得后面再看看。

赵泽以前就学了前面一点,稍有点基础,但还是磕磕巴巴。若是学到后面,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没被李夫子责骂,他就觉得很好啦!

当夫子抽查两人中间的那位同学,明明是学过的,但就是一字一字非常缓慢蹦出来。

看的林向安都替他着急。

午时课毕,李夫子刚走,前面的一群人就冲向食堂。

而赵泽站起来,敲了敲旁边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我的钢铁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