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粮票(第1/2 页)
粮票是被大家青睐的物品,因为当时光有钱是买不到粮食的,一切主食(包括粗粮和细粮)都必须凭粮票到国营粮店购买。城市居民要获得粮票,需凭粮本领取,粮本和户口本同样重要。
每个人的口粮都记录在粮本上,并标注了粗粮和细粮的比例。粮本上一般写有粮本的发行单位、粮本持有人姓名以及粮本编号、每位家庭成员的姓名、年龄、粮食定量等。
这种每月领粮票的资格叫“粮食关系”,和户口相关联。那时,如果要搬家,也要同时转粮食关系,不然搬到新地方就没法领粮票。粮本还有另一个用处,就是某些临时供应的粮食要凭粮本购买。
粮票按使用对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全国通用粮票,没有使用地点、时间的限制;地方粮票,在发行地方范围内使用,有时间限制,过期作废;特需粮票,如工种粮票、临时流通粮票等;专用粮票,如军用粮票等。
当时的城市家庭自己家的粮食不够吃,粮票也经常不够用。农民要想进城就更麻烦了,没粮票就吃不了饭,只能自带干粮。
外地出差更是件很麻烦的事。因为全国各地都只能使用本地发放的粮票,去省内出差就得换全省粮票,出省就得换全国粮票。要换全国粮票,除了需要单位开证明,还得拿上粮票、油票,因为全国粮票含有食油部分。
所以全国粮票在当时是最吃香的,因为全国粮票可以跨年度使用,当然也是最贵的。
这里交易一般都是使用全国粮票计价,如果是当地粮票一般价格会减半或者三分之二,本地粮票有时间限制,没办法储存只能当月购买粮食过期作废,因此卖的人很少,就是有卖的也卖不上价格,现在大部分人手里面每月还有不少粮票,只有在当地流转,很难买卖。
当然明后年连本地的粮票都不好买了,别说全国粮票了。
对面的粮票很快就换完了,易立东看到对面一共换了有10元钱的票据,直接向着易立东走了过来。
“来小兄弟我要三条鱼,这个票你数一下。”说着递给易立东一把票。
“好的,我看一下。”易立东可没有大方的说不用了,而是很认真的数了一遍,毕竟在这个时候可不是一笔小钱。
很快就把票数完了,不多不少刚好有九块钱的粮票,细粮票25斤、粗细粮20斤、剩下的是22斤粗粮票,细粮票都是伍市斤的,粗粮票也是伍市斤,粗粮票是4张伍市斤的和一张两市斤的。
正面写着全国通用粮票,
后面写着:
一、凭本票在全国范围内,可购买粮食制成品及各种粮食。
二、购粮时,按当地粮食部门规定的供应品种购买。
三、本票面额为成品粮。
四、本票不准买卖,涂改无效,遗失不补的字样
样子和纸币的样式差不多,易立东仔细看了看就把票收起来,把鱼递给了那个人说道:“三条鱼您拿好。”
别看换的票不少,要知道买粮食的时候还有付钱的不是只有票就行的。
那个人高兴的接过三条鱼向易立东摆摆手走了,易立东看着这个买鱼的人想到真是人不可貌相,看着穿着什么的不像有钱人,但是拿出10块钱来眼睛也不眨一下,要知道现在普通工人一个月才30几块钱。
感慨完的易立东提着剩下的几条鱼,还没向前走几步就被那个卖粮票的拽住了。
转头看了看买粮票的人,只见这个人有个20岁左右,额头宽阔高耸,留着一头短发,一看就是一个精明的人。
“同志有事”易立东直接问道
“小兄弟商量个事情啊。”
“您说”
“你剩下的几条鱼换不换,我看到你只换粮票,我这有副食票和酒票你要不要”
“副食票和酒票你有多少,什么价格。”心中暗喜的易立东直接问道。
要知道这年头酒票和副食票都是好东西,酒票就不用说了,特殊年代本来供应的就少,副食票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提供,平常家庭都是攒一年的,到过年的时候购买一些花生瓜子之类的过年物资才舍得用。
“副食票一斤4毛,酒票一斤一块二,怎么样换不换。”说着看向了易立东。
“那我要五斤酒票、7斤副食票,剩下的两毛我就不要了,就当交个朋友,你看怎么样。”易立东沉吟了一下说道。
“爽快,既然兄弟你是爽快人,哥哥也不矫情,肯定还,不白要你的钱,给你一张香烟票,绝不让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