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黑历史(第2/3 页)
东耳房去找苏虞。
“阿姐,起身了吗?”
“起了。”苏虞早就起床了,如往常一样打了一段八段锦,洗漱后换了一身稍微轻薄的麻布衣裳。
姐弟俩吃过早饭就准备出门,这次去大相国寺看热闹的人还是只有他们俩。
老太爷不去,是因为还惦记着下午去和他那些老伙计斗鸟。辩论赛而已,哪有斗鸟好玩有趣。老太太夫唱妇随,老太爷不去,她也就懒得出门了。
苏慎则有公务要忙,虽说立秋官员有假,但你要是活儿没干完,该带回家做还是要带回家做。只是不用去皇宫点卯。
吴氏也忙,她既要采购苏明遂他们秋闱进考场要用的各种用具,又要准备几人回江州路上的行李吃食,还得找商队商量出发的时间。
而且苏虞婚期定了,苏明遂和苏明时的婚期也要提上日程。她还请了官媒,打算上大哥苏明遂的未来老丈人家商定婚期。
至于二房夫妻不去看热闹,则是因为他们见三叔三婶搞了个担子走街串巷卖冰粉,也跟着搞了副担子,想趁着回江州前这几天多搞点钱。
再下面几个郎君,大的那四个,连秋闱下场都没把握,还想出门看热闹?老爹(大伯)苏慎一个死亡凝视,四人便纷纷改口要留在家里看书写文。
至于另外两个小的,五郎,性子静,不爱出门看热闹。
七郎又太小了,才七岁。
立秋那日大相国寺看热闹的人肯定很多,没有大人陪同,万一他俩光顾着看热闹,把娃丢了,苏家怕是要散。
匆匆吃过早饭,车马行的马夫已经驾着马车等在了苏家门口。
苏家也有马车,但就一辆,平时紧着苏慎当值用。苏慎放假了,就家里谁有事谁出门谁用。若是都要用,那自然紧着长辈。
苏明言知道吴氏今儿要出门后,当即就去了车马行,付了定金租了辆马车。
今天大相国寺有辩论赛,肯定会有很多市民前去看热闹,不早点把马车定下来,回头就只能靠两条腿走着去。
姐弟俩上了马车,车夫一扬马鞭,驾车的老马哒哒跑了起来,缓缓朝着城外的方向跑去。
这一路果然热闹。
除了马车,还有许多人架着驴车、骡车以及牛车往城外走去。上头没有车厢,车夫走走停停,有人招手,就停下来聊两句,价钱谈合适了,就再添个人。
有的车载的客满,拉人的板车上是人挤人,但也不妨碍大家一脸兴奋高兴的样子。
苏虞看着也觉得乐呵,这也算是大熙朝的一景儿了。
正想着,就有一群身形挺拔俊朗的少年郎骑着马从他们两旁蹿了过去。
又一会儿,一辆装扮低调但不失雅致的马车缓缓从苏虞他们的马车旁穿过,苏明言正无聊地看着车外头的风景,香风吹过,少年一眼就看重了拉车的……那匹马。
“隆颡蚨日,蹄如累曲……”少年郎下意识地念叨着,突然反应过来,一把拽住苏虞的手,“阿姐阿姐,你快看,为首的那匹马是千里马吧。”
男孩子就没有不喜欢马的。
方家养不起顶顶好的马,但这不妨碍苏明言学了一肚子的相马经。
苏虞探出脑袋看了一眼,那匹马果然不同凡响。身体健壮,四肢发达,体型比旁边两匹马大了不止一倍。
最关键是马形异于常马,脑门高高凸起,大大的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嗯,还真像癞蛤蟆的。想起往事,苏虞忍不住笑了起来。
苏明言奇怪:“阿姐,你笑什么?”
苏虞:“没什么,就是想起了按图索骥那个典故。你看那马,鼓睛暴眼,脑门高凸,和癞蛤蟆一个样,所以也不能怪罪伯乐的儿子把癞蛤蟆当作千里马领回家的吧?”
苏明言:“……”
他浑身一抖,打了个寒战,不高兴道:“阿姐,你怎么这么扫兴啊?这下还让我怎么正视千里马了。”
江州夏日多青蛙蛤蟆,苏明言小时候跟着父母下庄子玩过,他尿急,偷偷在地头撒尿,尿滋到趴伏在地头的蛤蟆身上,蛤蟆受惊,跳了起来,正好和苏明言的小弟弟亲个正着……
关键是蛤蟆的皮肤上还有毒腺,能分泌毒液的……
小苏明言当时可惨了。
这事儿就成了苏明言不可说的黑历史,谁提都生气。
但苏虞可不怕。
谁让她是阿姐,他是小弟呢!
苏明言也知道阿姐在嘲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