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必须弄死左贤王(第1/2 页)
得知南匈奴有进犯大汉的可能以后,将军府又紧张起来。
为了把战火挡在国境之外,减少对百姓的伤亡。由贾诩牵头,组织军师团,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开始调兵遣将。
这次对战的是南匈奴大股骑兵,步卒作用不大,因此,抽调回来的大军,也以骑兵为主。
刘华的主力骑兵,大部分驻守在新五州、丽州、右扶风等地,而这些地方,依旧不太稳定,其所部兵马,不宜调动。
因此,本次征战,大家一致认为,应该以高州的十万东胡降卒骑兵,和右扶风七万东鲜卑降卒骑兵为主。
这十几万降卒,杀了太可惜,放回去隐患太大,打仗又不卖力,刘华就一直养着,放到哪里都唬人不是。
这两年,汉华军也没虐待他们,吃了不少粮食,也领了不少军饷,俘虏做到这个地步,还能咋滴吧。
再加上长时间的洗脑改造,各种激励政策,那是越来越贴心,跟汉华军也越来越亲。
这次对抗匈奴大军,为了调动这些人的作战积极性,卫将军府做出如下承诺:
一、大战取得胜利,全军消除奴籍,恢复兵卒自由,给予大汉百姓同等身份;
二、凡杀敌立功者,一个首级,换大汉身份;两个首级,给发媳妇;三个首级者,发土地……总之,杀敌越多,奖励越丰厚。
三、夺旗斩将,或者有重要功劳的,封官进爵。
将军府的三天政策一出,在两支俘虏大军中,引起轩然大波,这无疑是众降卒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降卒们也看出来了,大汉更强大,更繁华,比自己的母族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而自己这些人也回不去了,还不如搏一搏,为自己拼出一条路来。
娶妻生子,分地,加官晋爵,全靠此战了,于是众人一改颓废之态,纷纷请战。
同时调回洛阳的,还有六支主力精骑,武将李典和李通,以及新收的单经、王门二将,这俩人以前在公孙瓒帐下,就是骑兵将领,正好用得上。
将军府帐下各个机构都运转起来,传令兵往来驰骋,无数财货钱粮开始转运,各军也开拨行军,向洛阳汇聚。
不久,深入南匈奴的千机卫动作迅速,也传来消息。
果然,匈奴单于呼厨泉动员了全族所有部落,集结了所有能战的男子,设立三个集结点,总人数在二十万以上,都是骑兵。
还打探出,匈奴大军计划同时三路出击,玩把大的。
右路军,由右贤王去卑领率领,约莫六万人马,从朔方郡入境,扫荡并州、冀州等地;
左路军,由左贤王刘豹带领,就是原历史中,掳走蔡文姬的那货,
领六万人马,计划由凉州张掖郡入境,从西北向东南平推,掳掠凉州、荆州等地;
大单于呼厨泉,亲率八万主力大军,由司隶左冯翊郡入境,劫掠司隶、兖州、豫州等地。
当千机卫述说完匈奴的作战计划后,卫将军府众人无不震惊。
贾诩也发毛了,喊道:“南匈奴真是狼子野心,拢共不过一百万人口,却抽调二十万人来劫掠。
呼厨泉这是孤注一掷,全国兵马尽出了。”
张辽也感觉势态危急,仅仅依靠俘虏骑兵,似乎难以匹敌。
建议:“小主,敌人来势凶猛,远远超出预料,还是调集主力大军参战吧。”
而他们的小主刘华,此时关注点完全没在匈奴大军上。
小崽子抓着那个报信千机卫的大手,一直追着打听匈奴左贤王刘豹的情况。
小崽子心里膈应,乃求的,若不是我穿越过来,我心爱的蔡文姬夫人,是不是还得便宜左贤王这孙子,还得给他生俩娃。
谁知道以后历史还会不会重演,刘豹会不会再阴差阳错,拐走自己媳妇,小崽子心里没底。
以前碰不上就算了,这次左贤王主动送上门来,岂能让他活着回去,不弄死丫的,刘华于心不安。
为此,原本计划坐镇洛阳,统筹全局的刘华突然就怒了,小脸通红,青筋暴起,抽出小宝剑,嗷嗷叫唤。
嚷着要亲自挂帅,亲征左贤王刘豹这一路。
众将也搞不明白,咋了嘛这是,怎么突然就急眼了,这左贤王有什么特别的吗,
难道小主和左贤王八字犯冲,也不至于如此啊,按说二人从无交集,应该不认识才对啊,又哪来这么大仇恨。
众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