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抄家王 > 第55章 沈战厉兵秣马

第55章 沈战厉兵秣马(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戏说嬴政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情牵盛世恋歌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紫禁城,皇极门。

腊月初五的大朝会进入了尾声。

正当王承恩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一封边关急报送到了朝堂之上。

“报~~,宁远城急报,六万建奴大军叩关。

辽东总兵吴三桂特送来六百里加急!”

建奴派重兵叩关,朝野为之震动。

“速拿来朕看!”崇祯没有让人当众宣读边关急报,而是自己先看了一遍。

吴三桂在军报里将事情说得非常严重。

吴三桂言:

“建奴大军日夜炮轰宁远城墙。

箭楼、城垛多有损坏,守城将士士气低落。

望陛下早日补齐辽东军饷银,以振三军士气!”

吴三桂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皇帝不差饿兵!

吴三桂手里有四万精兵。

建奴想用六万人攻下宁远城有点想当然了。

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明军这边三军用命。

怎么才能三军用命呢,很简单,把该发的饷给士兵发了。

银子比什么都现实,其它的都是扯淡。

“都看看吧!”见没有天塌下来的大事,崇祯这才将战报交给了王承恩。

王承恩将战报递给了史可法。

史可法当众宣读了一遍,于是大臣们都知晓了战报的内容。

内鬼魏藻德第一个出列说道:

“陛下,辽东大战起,军心士气至关重要。

臣建议立刻补足辽东军饷,以免生出祸患!”

魏藻德可不是真心为崇祯考虑。

他的本质目的是消耗崇祯手中的银子。

一旦崇祯的银子花光了,他就休想再调动一兵一卒。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之间竟有多达13名大臣出列支持魏藻德的建议。

就连史可法和李邦华都没有表示反对。

崇祯知道不能继续装死下去,于是只好不情不愿地开口。

“宁远战场情势危急。

吴三桂上奏补发饷银的要求合情合理。

传朕旨意,从内帑拨付48万两白银给辽东军。

此事由兵部具体操作,饷银务必于今日天黑前起运。”

“微臣遵旨!”史可法出列回道。

至此,满朝文武都弄清了一件事情。

满清大军将宁远城的四万精兵死死拴在了关外。

同时,山海关的一万精兵也不敢擅动。

值此大明京师生死存亡之际,关外的五万精兵怕是指望不上了。

一时间,阴霾笼罩在众人的心头。

朝堂上每天都在研究这研究那的时候,沈战却一心扑在了练兵上。

每天上午,沈战麾下的士兵们全都要坚持练枪一个时辰。

经过连续十天的高强度训练,沈战麾下的士兵几乎全都达到了五十步打人形靶十中八的水平。

要是将这个距离放大到一百步,士兵们的平均命中率依然能保持在十中五的水平。

这个命中率拿到真实战场上去,收割人命不要太简单的说。

有意思的是,每天下午沈战的部队都增加了野外训练科目。

经过反复训练,四个野战营均能做到快速出城、快速列阵。

再就是井然有序的快速回城,连垫后、掩护等科目都一并演练了。

沈战本人则每日带着自己的亲卫营在永定门外左冲右突。

永定门、左安门和右安门上的守军经常看得热血沸腾。

如果大明的骑兵都能像沈战的亲军这般威武雄壮,何愁流贼不退啊。

可惜啊,真正的精锐只有沈战麾下这110人。

城上守军所不知道的是这110人里面有十个二品武者、100个三品武者。

真要是到了战场上这110人可以正面碾压一支2000人的精锐骑兵。

要是让他们去杀步兵的话,呵呵, 不杀得人头滚滚才怪呢!

“吁~~!”连续策马奔腾了半个时辰后,沈战挽了一个刀花下马休息。

马上劈砍还是用这钝刃的斩马刀最是称手。

绣春刀太轻太锋利,只适合步战使用。

听说沈战每日在城南操练士兵,史可法、黄得功、李邦华、巩永固等人皆偷偷上城观望。

多日后,这

目录
雄霸三国且隋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