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好事多悭(第1/3 页)
苏瑛的夫家有个侄儿叫郎郎,小时候不喜好读书,时常在大马路口小店与几个小伙伴玩耍,是个典型的叛逆少年,总爱跟父母唱反调,还听不进其他亲友的劝告。为此,他父母不知流下了多少眼泪,爷爷奶奶和伯叔姑姑也都急红了眼。郎郎十六岁那年,买了些工具,独自跑到上海滩去闯荡。两年后,他发现自己困难重重,便又回到了老家。
苏瑛见此状,心里很是焦急。郎郎是毛祖祥下一代中唯一的男孩,如此下去这孩子怕是要毁了,这会影响整个家族。思来想去,苏瑛决定拉郎郎一把,于是把他接到省城自己身边,并坚定地说:“到我家来,父母亲管不了我来管!”
十八岁那年,那个似懂非懂的男孩来到了苏瑛的家。苏瑛和毛祖祥给他租下一个店铺,让他创办修理小公司的生计。初到省城,苏瑛对郎郎约法三章:白天去干活,晚上回到苏瑛的家;不准与路边的小孩玩耍;晚饭后与两个妹妹一起读书写字;学习完后看半小时电视睡觉。并且,每天修俚所得上缴苏瑛代保管,春节回家时再交还给他,让他回去向父母汇报一年的劳动成果。
郎郎在伯父伯母身边出奇地听话。整个家族几十个人都在关注着郎郎的后续发展。然而出乎大家的意料的是,过了两年,郎郎从老家带回了个漂亮的小姑娘,名叫妮妮,白白胖胖、扎着马尾辫、活泼可爱。苏瑛一见就有些喜欢。
来到省城一年多时间后,两个孩子的幼稚气十足,经常“伴嘴”。苏瑛不断地给予劝架开导。不久之后,妹妹家一个外甥也来到郎郎的店铺学习修理技艺。三个孩子在一起吵吵闹闹,苏瑛在百忙之中晚上常常给他们开会、讲道理、提要求。并且她还托老同学想办法为妮妮找了一份工作,白天不在一起后店铺里可以平静一些。
就这样在十多年里,苏瑛经常在百忙中关心这三个孩子:生病了去送药看望、指导就医;生小孩了去找医院托医生;甚至出差也请假怕万一有个意外。二十年后,郎郎的儿子在省城读完大学后找到了一份体面的银行工作。
郎郎和妮妮又和家乡来城务工的一些老乡在一起互相支持。有一次妮妮向苏瑛从医的女儿小香提了一个“无能为力”的要求:要为老乡开一张一个月的病假条,遭到了小香的严正拒绝。又有一年苏瑛在意外中购房成功,需要一次性付款。苏瑛在筹集资金中仍有缺口,于是想起了几年前借给郎郎和妮妮的购房款,尚有十万元尾款未归还她,曾想过这笔钱就送了。
但面对这个意想不到的资金缺口时,她无奈地向妮妮讲了面临的困难…。情急之下妮妮归还了这笔欠款,但之后发现妮妮突然变了,以前有了困难总是找这两个伯父伯母,有时一个月里要上门几次。但是现在苏瑛已步入耄耋之年,妮妮却已经数年不进她的家门了!为什么?
同样进城后的郎郎和妮妮回老家时,也很少登门去看望曾经关心帮助过他们的伯叔姑姨…故长辈心中对他们俩存了一些看法。毛家也有人认为男孩女孩一个样,苏瑛这个城市里的知识分子这么器重男孩,有些“封建意识”,苏瑛感到吃力不讨好。
。苏瑛心中五味杂陈,她回想起自己这些年对郎郎和妮妮的付出,从把他们接到省城,到为他们安排工作,再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关心,每一个细节都历历在目。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一片真心,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
苏瑛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灯火阑珊,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解。她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是满腔热血,为了帮助家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但如今,她却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失落。
然而,生活还在继续。苏瑛知道,自己不能因为别人的行为而改变自己。她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用心去关心身边的人,用行动去传递温暖和爱。虽然有时候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她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岁月如梭,转眼间,苏瑛已经步入了耄耋之年。她的身体大不如前,但精神却依然矍铄。她喜欢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每当想起郎郎和妮妮,她的心中依然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郎郎每年在她生日和过年,二次提着大包小包上门看望,这巳经很好了,且郎郎已成高级技师,郎郎终于成材了,该满足了!苏瑛也明白,人生就是这样,有得有失,有喜有悲。她感谢郎郎给她成功的喜悦,也感谢每年拎着礼品登门孝敬。她知道,自己的一生,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如今,苏瑛已经看淡了名利和金钱,她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