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月国使团(第1/2 页)
可穆小雨根本不接受他的赔礼。
父子俩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万知县走后,村里的里正、族长,还有乡里的几个乡绅纷纷抬着礼物来巴结老穆头,但都被他拒绝了。
穆小雨叮嘱他,千万不要收人家的礼物。收了礼物,就要替人家办事,就难免要犯罪。也不要仗着自己在傅大哥身边,就欺负别人。傅大哥最看不惯那些仗势欺人的人了。
老穆头毕竟老实,听了女儿的话,连连点头。
过了几天,穆小雨要回京都了。临走前,给父母留了些钱,这些钱都是傅大哥和老夫人给她的零花钱,她没舍得花。她觉得自己能留在傅大哥身边就已经很幸运了,不愁吃,不愁穿,这样的日子已经很好很好了,没必要大手大脚地花钱,那样心里反倒不踏实。
临行前,弟弟突然找到她,死乞白赖地要跟她去京都,说是要当兵,以后要像傅大哥那样,做个救苦救难的大英雄。
最后没办法,只好把他带回了京都。
路上,穆小雨不断警告他,“以后不管在哪里当差,都不许打着傅大哥的名头偷奸耍滑,仗势欺人,做人要老实,要脚踏实地。”这些道理都是傅青云平时经常跟她们几人讲的。今天她又把这些道理教给了她的弟弟。
半月后,穆小雨带着弟弟回到了京都。
几日后,傅青云从傅青雪口中得知穆小雨在临湖县的遭遇,很是气愤。
让耿胜着手调查那万知县。
一查,发现,那姓万的任职这临湖县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做了不少坏事,贪墨了不少钱财。他那儿子更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傅青云看着奏报,要求耿胜立即着手查处,同时以此为鉴,对各级官员进行审查。
很快,吏部官员便到了宕州。
宕州知州着人将万知县和他的儿子一起拘拿到州衙。一通审讯过后,万知县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罪行,那万公子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只得乖乖认罪。
万知县被判处监禁,他儿子被判了斩立决。那几个为虎作伥的捕快也被判了刑。
一天朝会上,傅青云手里捏着一张纸,沉着脸。
群臣不明就里,纷纷转头看去,心说,今儿上将军怎么了?
他扫视了一眼大家,扬了扬手上的纸,这是一份奏疏。
“诸位,我手上拿的是内务部起草的关于修缮皇庭宫殿的奏疏。根据这份奏疏上所列项目,修缮费用高达一百多万两白银。”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内务部的人说,这份账单跟前朝每年的修缮费用比较,连三成都不到。
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我们新朝,不是前朝,更不是旧朝。我们的使命是要让全国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只顾我们自己过好日子。
所以,我决定。”
他停了一下,看着阶下众人:“从今年开始,以后不再每年修缮皇室宫殿。如确实损坏,根据需要再行修缮。另外,腾出一半的宫殿,作为京都学堂。给学生们读书。再将万和殿更名为争鸣殿,每年定期举办辩论大会,天下所有人,不问出生,不问年龄,不问流派,人人皆可参与论辩。”
此言一出,堂下一片哗然。大多数人对傅青云的决定表示赞同。也有少部分人担心这会降低皇家在百姓心目中的威信。
傅青云告诉他们,威信不是靠你拥有多少财富、站得有多高而决定的,而是你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什么帮助,为社会作多少贡献。也希望每位官员牢记这一点。
这些官员在每天与傅青云的接触中,慢慢地一点一点接受着傅青云的新思想。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这日朝会,有人向傅青云禀报,大月国使臣昨晚到了京都,问今天是否安排接见。
傅青云一听,赶忙让人安排接见。而且还要求重要大臣一起参与接见。这可是新朝最铁杆的友好国家了,而且大月国公主还是他老婆呢,这是大舅哥家来人了呀。怎么能怠慢呢。
晌午时分,大月国使臣一行在外交大臣的带领下,来到高大宏伟、金碧辉煌的勤政殿。
朝堂两侧坐着几十位重要部门的大臣。
您没看错,是坐着。
每天的朝会,他和大臣们一起站着开。他说,这样可以提高开会的效率。
如果因为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就要给各位大臣设座了。他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你们站着,我也站着;我坐着,你们也可以坐着。这叫平等。
他当时刚提出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