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一统江山(第3/4 页)
待!”
随着吴国的平定,秦国的疆域进一步扩展,李宪的目光开始投向越国。越国位于秦国南方,境内多山林密布,地形险峻,善用游击之术,屡次在秦国边境骚扰,李宪对此早已不满,决定彻底征服越地,以保南疆稳定。
李宪在朝堂上召集群臣,宣布出兵计划:“越国阻碍我南疆安定,扰我边境百姓,朕决意挥军南下,彻底平定越地,尔等有何建议?”
丞相杨安拱手进言:“陛下,越地山势险峻、道路崎岖,若强行征战,需克服重重险阻,粮道难保。臣建议分兵两路,从西北与东南合围越国主城建安,以直取其王宫为目标。”
李宪点头:“丞相之计甚妙。传朕旨意,命大将军黄飞虎为主帅,副将马骧协同,另派先锋将军关宁先行深入,压制越地守军。其余各路人马一同进发,务必将越国纳入秦土!”
,!
数日后,大秦军队集结完毕,浩浩荡荡地开拔南下。黄飞虎率领的主力军从东南进军,而关宁则率一支精锐先行突袭越地边防。
在越地边境,越王早已得到秦军南下的消息,心生不安。他召集文武大臣,面带愁容地问道:“秦军来势汹汹,黄飞虎之名更是如雷贯耳,众卿有何计策能保越地?”
越国大将阮英站出来拱手道:“大王,秦军兵多势大,但我越国山川险峻,可据险而守。只要我军守住峡谷险道,便能拖住秦军,再设伏于林间河边,让其难以深入。”
越王点头,随即下令越军在各要道设伏,派出游击兵团不断骚扰秦军,试图延缓大军前进。
关宁带领先锋队前进至越国边境,行至一片密林之地。只见他凝神细听,目光如炬,对副将说道:“越军地势有利,定会在此设伏,命前队结阵,小心戒备!”
果然,关宁的话音刚落,四周突然响起号角声,密林中箭如雨下,越军埋伏的弓箭手疯狂袭击秦军前锋。关宁面色不改,沉着指挥,命士兵结盾迎击,随后率领精锐骑兵冲入密林,展开反击。
经过数个时辰的激战,越军伏击阵线被逐一突破,先锋队成功开路,继续向越国腹地挺进。
与此同时,黄飞虎率主力军从东南直逼越都建安。他站在军阵前方,举起长枪,向士兵们大声激励道:“大秦军威,所向披靡!越地阻我多年,今日定要一举击破,还南疆百姓以安宁!”
大军士气高涨,纷纷应声。黄飞虎带领军队一路猛攻,越军各路防线被层层击溃,无法抵挡秦军的凌厉攻势。几日后,秦军包围了建安城。
越王站在城楼上,看着被团团围住的都城,神色凄然。他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走投无路,叹道:“我越国已是山穷水尽,若能得保百姓一命,便也无憾了。”
他下令开城门,向黄飞虎投降。
黄飞虎率军入城,亲自接收了越王的投降。黄飞虎拱手道:“越王放心,陛下仁德,自会安置越地百姓,您也将得到善待。”
不久后,黄飞虎班师回朝,李宪大喜,在朝堂上嘉奖黄飞虎等将士:“黄将军平定南疆,越地尽归大秦疆域,众将士忠勇无双,实乃我朝之幸!”
自此,越国被纳入秦国版图,成为大秦的南疆行省。李宪下令加强治理,开发越地资源,逐步修筑道路,加强南疆与中央的联系,使得南疆地区更加繁荣稳定。
李宪在朝堂上宣布攻打陈国的计划,决定发动渡江战役。他的目光坚定,向文武百官宣布:“陈国占据江南富庶之地,阻碍我大秦江山南北连通,朕决意亲率大军,渡江攻陈,以取南方。”
大将军黄飞虎与丞相杨安、国师瑶光一同跪拜齐声:“吾皇英明!臣等必竭尽全力,平定陈国。”
李宪立即召集文武众臣展开部署。丞相杨安起身,提出道:“陛下,陈国江防工事稳固,水军也具备一定实力。若我们从水路强攻,胜算未必稳妥。臣建议分三路进攻,主力部队由江东突破;再派两支小股队伍沿上游和下游秘密渡江,牵制陈国军力。”
李宪点头称赞:“丞相之计甚好!命黄飞虎统帅全军,以亲率中军为主攻,副将马骧率东路,先锋关宁沿西路从上游潜入。”
瑶光则在一旁补充道:“陛下,陈国江面水势较强,冬季江水较浅,是最佳进军时机。宜即刻调度兵力,加紧操练水战与渡江技巧,以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李宪下旨各地增兵,派遣工匠加紧赶造浮桥、战船,并组织水战训练,同时调集粮草,以保证渡江战役的后勤。
在渡江训练营地,黄飞虎亲自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