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朝堂的分歧(第1/2 页)
清晨,朝堂。晨钟余音未绝,殿内已是人声鼎沸。
崇祯坐在御座之上,眼眸冷峻,目光扫过下方的百官。昨夜玄卫秘密逮捕余敬方的消息显然已在朝中悄然传开,不少人面露不安,有些人甚至掩饰不住紧张的神色。
“陛下!”周延儒率先出列,拱手说道,“如今东厂权力滥用,已酿成大患。微臣恳请陛下废除东厂,杜绝宦官专权之弊,还朝堂清正之风!”
“臣等附议!”数名东林党官员随之站出,声音洪亮,仿佛早已排练好一般。
崇祯微微抬手,示意百官安静。他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尚未表态的官员。他注意到,宦官派的残余势力显得格外沉默,而某些中立派官员则神色复杂,似乎在衡量利弊。
心镜术悄然运转。崇祯的视线在众人之间穿梭,内心浮现出他们深藏的情绪波动:东林党一些官员并非真的关心东厂是否被废,而是借此机会打击宦官,进一步强化士绅势力的地位;而某些支持东厂的大臣,却害怕一旦东厂解散,他们失去隐秘的情报来源,将无法掌控地方局势。
“周爱卿。”崇祯终于开口,语气不疾不徐,却让整个朝堂为之一静,“你认为,废除东厂后,朝廷的情报职能如何补足?”
周延儒一怔,似乎没料到皇帝会直接点名提问。他稍作思索,拱手道:“陛下,朝廷可以恢复六科御史的职能,由六科监察天下,何需东厂这等污秽之地?”
“是吗?”崇祯微微一笑,目光转向另一边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温爱卿,你怎么看?”
温体仁不急不缓地出列,沉声道:“陛下,东厂虽有过错,但其职能不可或缺。尤其是当前内外形势复杂,废除东厂或许会导致地方失控,徒增隐患。”
两方意见泾渭分明,朝堂顿时陷入争执。
崇祯静静听着两派唇枪舌剑,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却迅速分析着局势。心镜术的感知让他看得更透彻:东林党想通过废除东厂削弱皇权,宦官派则企图保住残余势力延续自身影响,而中立派官员更多是墙头草,等着风向明确再做决策。
玄天策在他脑海中浮现模拟结果:若废除东厂,东林党将趁势壮大,进一步制衡皇权,地方士绅的影响力也会水涨船高,甚至可能掀起地方自治的苗头;若保留东厂,则必须对其进行彻底改革,否则类似余敬方的事件会一再发生。
“看来,稳中求变才是正道。”崇祯心中有了决断。
崇祯抬起右手,轻轻一拍扶手,沉稳的声音响彻大殿:“众卿家,朕已经听清你们的意见,但东厂一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而为。”
他环视全场,语调微沉,“东厂虽然问题丛生,但其情报职能确实重要。朕认为,废除东厂并非当下良策,但必须进行整顿和改革。尤其是其权力界限,朕绝不容再出现滥权之事!”
话音刚落,东林党阵营中一片低声议论,有人露出不满之色,但碍于李辰的态度,没有人敢当场反驳。
“此外,”崇祯话锋一转,“朕已下旨,由玄卫暂代东厂部分职能,集中精力清查余党与地方骚乱的联系。诸位可有异议?”
大殿内一片寂静,没人敢质疑皇帝对玄卫的调遣权。毕竟玄卫直属皇帝,且行动迅捷果断,其战斗力与隐秘性让人既忌惮又无从抵挡。
崇祯见状,适时补充道:“至于六科御史,朕会进一步赋予他们监察权力,与玄卫形成互补。如此一来,既能保全内廷情报,又可强化外廷的监督。”
退朝后,崇祯返回乾清宫,召集心腹大臣与玄卫首领王安进行密议。
“玄卫接替东厂职能的事,你们怎么看?”崇祯目光如炬。
温体仁拱手答道:“陛下英明,玄卫忠诚可靠,由他们接管部分职能,既能杜绝东厂滥权,又可确保朝廷对地方局势的掌控。”
王安则略显担忧:“陛下,玄卫接替东厂职能,短期内虽可行,但可能引发东林党或内廷的不满。他们会将此视为皇权的进一步集中,未来恐生变数。”
崇祯闻言,轻轻点头:“他们的不满,朕早已料到。但朕的底线是稳住局势,绝不容许任何威胁动摇朝廷。”
他转向王安,低声吩咐:“玄卫接手东厂后,第一任务是彻查地方豪绅的勾结情况,但切记不能操之过急,先集中力量打击核心目标。东林党那边,朕自有应对。”
王安领命而去,崇祯独自立于窗前,看着庭院中摇曳的烛火,喃喃自语:“大明之势,如履薄冰。一步错,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