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庙堂(第2/3 页)
这些年早就习惯如此做派,她的这位皇伯父自命不凡,最近听说还迷上了长生不老之术,道观四周飘来的檀香味到处挂着的各类经幡还有道童们端着各类贡品到前面大殿去,当初皇帝以一千两黄金寻遍天下堪舆之人,没想到当初跟在她身边的岳山倒是精于此道的高手,而当初的李宴符为了复仇,将岳山会此术之事透露给了皇帝,皇帝大喜,命人请走岳山,三个月之后这道观修成,不过岳山也失踪了。
之后李宴符悄悄命人去查岳山消息,得到的消息就是岳山先生在修完道观三天就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没人知道此人行踪,又是张贴告示又在江湖上发着通令,找到此人必有两千黄金的重赏,一晃眼十年过去,这人如同人间蒸发一般,不知所踪。
蓝景安慰她,“岳山先生是高人,想必不会与殿下您计较。”
“蓝景,我对她,是有亏欠的,可是复仇大计未完,心头重担不卸我难以释怀,等到这一切完成之后,要我死在她面前也是心甘情愿,毕竟,她对我尽心尽力。”
想到岳山先生被皇帝请走的那一天,那双眼神里透着失望与冰凉,李宴符有时候还会从梦里梦见,岳山的眼神。
只是走到这一步,她必须能用上身边一切能用上的,哪怕是献出重要的也在所不惜,对岳山的利用是真,亏欠也是真的。
不一会儿就走到了一处凉亭,这处景色极好,远处的鱼峰山与瑶江在此处尽收眼底,烟波浩渺,群山叠翠,因南晋京城靠近南边,因此这山的冬色并不苍凉,还是一片墨绿。
“孚儿,这景色如何?”宫人与道童们将一切奉上,一阵忙乱过后,连蓝景都退到了远处,两位贵人这时候说要事,旁人不好打扰。
“回陛下的话,自然是极好的,这里风光一览无余,美景都在手中,让人心旷神怡。”李宴符脸上挂着笑容,语气里满是恭维。
“没把君泊带回来?”陛下面上温和,话锋急转,“他过得如何?”
“君泊他早死了,陛下您忘了吗?五年前就没了。”李宴符轻咳一声,“这孩子走的时候还不到二十.......”语气里满是做母亲的不舍。
“孚儿,有些事你知朕知就算了,这里又没人,跟朕说实话这么难?”
“回陛下的话,臣不敢欺瞒,实在不知道陛下您的意思?”李宴符对答如流。
“孚儿,君泊是真的没了吗?”他又重复一遍:“他真的回不来了?”
“五年前就死了,臣虽遗憾,难拗天命,这孩子命不好,只能抱憾离世。”
这话里话外都指着陛下当初趁着她虚弱抢走她的儿子,一切都是皇后的过错,才导致李君泊早早“离世。”
陛下也没有回答,“这么多年,孚儿倒是让朝堂上下人心归顺,这一点太子送来的折子里说起过元州的事情,有些朕不大明白。”
“陛下请问。”
“元州大火这件事,你怎么看?”陛下拿起放在一旁的鱼食喂起了鱼,原本宁静的池子突然热闹起来,那些大鱼争相扑食,一圈圈的涟漪晃了开来,稍后一些的李宴符已经把这陛下的表情看在眼里,早就想好答案:“据臣所查,此事由梁燕人挑起,意图扰乱我南晋,在元州四地埋了黑火,才致大火,总兵府折损严重。”
“有无活口?”手里的鱼食还在往池子里面丢,“毕竟是太子生母家的,你也该给人一个说法罢。”
“这些年,太子与总兵府在岩州练兵,这件事,陛下可知?”说完这一句,陛下停了下来,“什么意思?”
“是太子与总兵府赵家有所勾连,划分元州到自己阵营这一招确实不错,可惜啊,太子殿下错估了梁燕人手段。”她说着脸上还有些惋惜,“话说回来,我还挺喜欢赵家小姑娘的,可惜了这一家子。”
“你对元州有没有想法?朕想听实话。”脸上还是挂着温和,“长公主?”
“回避下的话,臣所做一切皆为南晋,太子不理解,臣可以解释给陛下,也能解释给太子殿下听。”
“那好,让李玉寒过来,姑姑回宫,总要见上一见,误会就能解释清楚了。”老内官上前领命,就快速离开了,李宴符看着这一切,难道折腾这么大半天只是为了对质?这位皇伯父的心思,实际比她想的要深上许多,开口便问李君泊的下落,想必他也知道五年前君泊为了逃脱皇宫诈死,那他怎么会知道自己见过他?
她正在思索,老内官就来请示,太子殿下到了。
许久不见李玉寒,这孩子跟他父皇的脾性有所不同,当初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