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寻找长篇连台本戏的剧场(第3/5 页)
迈而西爱路(茂名南路)另外觅到一块合适的地皮。
1931年2月,一座同样以“兰心”命名,但规模、气势更大的剧院在此矗立。
这就是坐落在长乐路茂名南路转角处的“兰心大戏院”。它一度曾改名“上海艺术剧场”,这里除了演话剧,也兼映电影。至于原先的“兰心”,后来叫光陆大戏院,曾几度歇业复业;1943年2月,易名文化电影院,专映日本新闻纪录片。1946年成为美军俱乐部。
当然,提起早期一些简单乃至简陋的戏院场所,还得一提位于大马路(南京东路)3号的谋得利琴行。
1909年初,琴行公司将楼上仓库改建成戏馆,人称谋得利戏院,由美国侨民业余剧团演出话剧,观众多为欧美人士。
辛亥革命前后,谋得利剧场也常上演新剧。如1911年夏,徐半梅创立的社会教育团曾在此演出《镜中缘》《猛回头》《遗嘱》《闰门训》等剧。
1913年8月,郑正秋创立新民社,在兰心戏院和谋得利戏院连续演出由他本人编剧的十本(集)讲述家庭故事的《恶家庭》,引起轰动,被誉为“新剧中兴之奠基作”,也创下文明新戏最高票房纪录。
1914年4月中旬,春柳社同人在此挂出“春柳剧场”招牌,并发表开幕宣言,连续九个月公演《不如归》《浮云》《家庭恩怨记》《十姐妹》等新剧,在很长时期里一直成为新剧主要演出场所。后一度改称谋得利影戏院,兼映电影。
另外这一时期新新舞台、大舞台、丹桂第一台、徐园及青年会等也纷纷出现。20年代天蟾舞台、更新舞台、夏令配克大戏院、梨园公会礼堂等也开始陆续上演新剧,一时间引得观众纷纷慕名而往。
名气叫的响戏院20世纪30年代前期,影响较大的剧场当数中央大戏院、黄金大戏院、共和大戏院、金城大戏院、湖社礼堂等。尤其是1936年起,卡尔登大戏院堪称上海主要的话剧剧场。卡尔登大戏院坐落在静安寺路(南京西路)与白克路(凤阳路)之间的派克路(黄河路)上。
1922年由英国人投资兴建。第二年落成揭幕。建筑考究,装饰华丽,设有包厢,气派豪华。
起初专映欧美电影和演出外国歌舞剧,1927年1月14日,32岁的创造社作家郁达夫前往马浪路(马当路)尚贤坊40号看望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及同乡孙百刚。
结果在孙家不期遇上毕业于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时年18岁的王映霞,对其一见倾心,当天他做东约了孙、王一干人到南京路“新雅饭店”吃罢午餐,即坐黄包车到“卡尔登”看电影,这在当时可谓是一次极具规格和够档次的请客了。
后来也偶有外国话剧团体在“卡尔登”演出。1932年后,“卡尔登”为大影院商英籍粤人卢根所拥有。
抗战前夕又转手粤商曾焕堂。1936年4月,唐槐秋主持的中国旅行剧团来沪,在“卡尔登”演出《茶花女》《雷雨》,日夜连演10天,大获成功。
1937年2月,戏剧工作社在此首演曹禺的《日出》。8月5日也是首演曹禺另一出名作《原野》,轰动一时。
8月20日,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假座“卡尔登”召开大会,决定成立抗日救亡演剧队。此后“卡尔登”即成为抗战期间上海重要的话剧演出场所。
初步梳理一下,此一时期上演的较有影响的剧目就有1941年10月10日上海职业剧团的《蜕变》;1942年4月底苦干剧团的《荒岛英雄》;1943年下旬新艺剧团的《浮生六记》。
第二年的《小凤仙》;1945年9月1日上海艺术剧团的《自由万岁》(即《云南起义》)等。此后“卡尔登”则以放映电影为主,兼演话剧。
后来卡尔登”改名长江剧场,此时多数上演越剧。方言话剧团在此连演了100多场根据张恨水同名小说改编的方言话剧《啼笑因缘》,使得“卡尔登”门前经常出现车水马龙的盛况。
值得一说的影剧院,追溯起来,要说话剧演出在上海集一时之盛,其实也可分为若干个时期。往早里说,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堪称是一个重要时期。
是年8月7日蓬莱大戏院演出《保卫卢沟桥》可谓轰动一时。“孤岛”时期上海话剧也呈现空前繁荣的盛况,当时上演话剧的场所达数十家。
除“兰心”、“卡尔登”外,还有皇后剧院、绿宝剧场、璇宫剧场、新光大戏院、辣斐剧场、天宫剧场等。
“沦陷”时期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